鲟分枝杆菌病病原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黄君,2019)-长江水产研究所 长江水产研究所

鲟分枝杆菌病病原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黄君,2019)

   鲟鱼是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类群之一,也是现存最古老的鱼类之一。随着鲟鱼养殖技术在全世界的发展和推广,我国鲟鱼养殖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在鲟鱼的养殖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病害,其中,细菌性疾病是影响我国鲟鱼大规模养殖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枝杆菌病是鱼类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目前已经报道了160多种鱼类感染分枝杆菌病的病例。近年来,也有分枝杆菌感染鲟鱼的报道。除了在国外被报道过可以感染小体鲟、杂交鲟、西伯利亚鲟以及俄罗斯鲟外,在我国也曾报道过分枝杆菌感染中华鲟、史氏鲟、杂交鲟的病例。2014至2016年间,北京海洋馆和香港海洋公园出现中华鲟患病和死亡现象,患病中华鲟典型症状为有腹水、游泳能力下降、不摄食、体表长有脓包甚至肌肉穿孔。通过对以上2个基地中华鲟症状诊断、病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确定分枝杆菌感染。从11尾患病中华鲟中共分离到5 种分枝杆菌,即偶然分枝杆菌、浅黄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以及MuLiflandiiASM001,北京海洋馆中华鲟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达30%,选择克拉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片、恩诺沙星等三种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2~3月后,患病个体体表症状明显缓解;其中MuLiflandii ASM001感染是在鱼类中的首次报道,在本研究中针对该病原菌进一步开展了其病原生物学及其有关防治工作,涉及其全基因组测序、致病性、灭活疫苗的制备和效果评价以及消毒剂体外杀菌效果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