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血清卵黄蛋白原水平的初步观察-长江水产研究所 长江水产研究所

中华鲟血清卵黄蛋白原水平的初步观察

  摘要:通过碱不稳定性蛋白结合磷法测定不同年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血清中磷含量,以磷的含量变化反映卵黄蛋白原(VTG)变化情况。实验鱼为人工养殖0·5、1、2、3、4、5、6、8、9、10龄中华鲟和野生成熟中华鲟,共81尾,其中8尾野生雌鱼在人工繁殖前后各取样2~4次,共测97个血液样本。结果显示:低龄中华鲟 VTG含量较低,最低值在5龄,含磷量为(4·6±1·6)mg/L, 5龄后增加,成熟后达到最大,含磷量为(52·0± 4·5)mg/L。在性腺不同发育时期,雌性个体在Ⅱ~Ⅴ期VTG的含量增加,Ⅱ~Ⅲ期增加速度较快,随后变缓, Ⅴ期达到最高水平,Ⅵ期降低;而雄性个体在Ⅱ~Ⅳ期VTG的增加量很少,Ⅳ期达到最高水平,含磷量为(28·7 ±12·2)mg/L。繁殖雌鱼产前VTG含量最高,含磷量为(62·5±8·7)mg/L,产后低于产前。此外,发现产后鲟鱼卵巢液中含量低于其血清中含量,但高于其他年龄组血清中的水平。本实验表明淡水养殖的中华鲟有可能达到性成熟。

附件下载:张艳珍, 陈细华, 危起伟等. 中华鲟血清卵黄蛋白原水平的初步观察. 淡水渔业. 2008, 38(5):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