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长江水产研究所 长江水产研究所
网站首页 机构简介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疫病信息 病害图鉴 疫病诊断 防控技术 安全用药 联系我们 专家介绍 在线留言
资料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信息 >> 正文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来源于:
    水产养殖动物、环境、病原体三者相互作用,使水产养殖动物出现非正常生命活动的状态,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发生疾病。就病因而言,基本可划分为二类疾病,一类是病原性疾病,另一类是非病原性疾病。
    1、  病原性疾病
    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性疾病已被养殖者所充分的认识,它们一般都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症状,常见的病原性疾病有: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藻类疾病。
    A、病毒性疾病
    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有草鱼病毒性出血病、鳜鱼虹彩病毒病、对虾白斑病等。病毒性疾病通过水平传播与垂直传播而传染。病毒性疾病多发于季节更替(如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水质突变(如鳜鱼虹彩病毒病)、气温骤变(如对虾病毒病)等环境突变的情况下,也有与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同时并发的情况。突发性强、死亡率高、难以治愈是病毒性疾病的重要特点,同时发生病毒性疾病的养殖品种一般生长速度更快、长的更肥。因病毒在机体细胞内增殖所以使用常规药物难以做到有效治疗,通常的办法是使用免疫疫苗进行预防,也可通过投喂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穿梅三黄散、芪参免疫散等)进行预防,重要的是如何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环境胁迫。
    B、 细菌性疾病
    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有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等,致病菌多为条件致病菌,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常与寄生虫寄生、水质或底质不良、机械损伤等有关。细菌性疾病常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临床表现症状,死亡量大或不间断的持续死亡是其重要的特点,不论是在季节交替时还是在连续阴雨天气和高温养殖期经常发生。寄生虫病的防治与维护良好的水质与底质、提高抗病力是防治该类疾病的重点。
    C、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种类繁多,既有体表寄生的也有体内寄生的,常见的种类有纤毛虫类、孢子虫类、单殖吸虫类及甲壳类等寄生虫。通常情况下,患寄生虫病的鱼类表现为不安静、鱼体消瘦、体色发黑、摄食不旺等现象,常见的有“弄水”、“翘尾”、“跑马”及漫游、溜边等现象发生。防治寄生虫病的方法有直接杀灭与切断其生活史的二种方法。使用药物防治寄生虫病时必须注意水产养殖动物的安全性及寄生虫的耐药性。
    D、真菌性疾病
    水霉、鳃霉病是常见的真菌性疾病。一般情况下,真菌性疾病的发生常与机械损伤、适宜的水温等密切相关(如水霉病),有时也因细菌感染而继发感染真菌病(如鳃霉病)。
    E、 藻类引起的疾病
    藻类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分为二种情况,第一种是直接引起鱼类的疾病,如嗜酸性卵甲藻和三毛金藻;第二种是因藻类形成水华而引起水质不良的藻类,常见的如铜绿微囊藻、颤藻、纤维藻、多甲藻等。防治藻类疾病的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种类的藻类对营养盐、水温、pH 值等的要求合理施肥,使用药物杀藻时必须关注水体因藻类死亡后而缺氧、死亡藻类产生的毒素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
    2、  非病原性疾病
    因非病原性原因产生的疾病并不象病原性疾病一样有明显的典型症状,更多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非正常生命活动的异常表现,并加重病原性疾病的危害。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的非病原性疾病为:因水质、气候、有毒有害物质、营养不良、机械损伤、滥用药物及养殖模式不适宜、施肥不合理等引起的疾病。
    A、水质与底质引起的疾病
    水质及底质不良一方面造成慢性或急性中毒死亡,如分子氨或亚硝酸氮过高、蓝绿藻水华等,另一方面因为水体形成氧债造成环境胁迫效应,降低水产养殖动物抵抗力,诱发细菌及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B、 气候变化引起的疾病
    气候变化主要是通过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出现“倒藻”或“转水”现象,使得水体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发生障碍而诱发各种疾病。
    C、 有毒或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
    养殖水体有毒有害物质有三类:一类是杀虫农药及重金属盐类等;二类是藻类毒素,它们不仅消耗水体大量的溶氧,还对水产养殖动物有直接的毒害作用;三类是指水体自身物质循环产生的如分子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对水产养殖动物会产生慢性或急生毒性。
    D、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有肝综合症、维生素缺乏症等。通常与营养不全、饲料腐败变质等因素有关。其中普遍发生的肝综合症可能与因投喂全价饲料,其生理机能适应不了过快的生长速度,特别是饲料霉变、饲料中含有毒物蛋白和抗营养物质、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有毒化学药物滥用、水质长期恶化等综合因素有关。
    E、 机械损伤
    拉网、捕捞、转池、转箱以及运输时操作不当等都会引起水产养殖动物体表受伤,并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容易继发感染细菌性、真菌性疾病,如水霉病、溃疡病等常因体表损伤而引发,拉网后产生的鱼类细菌性败血症与应激性死亡最为普遍。
    F、 施肥引起的疾病
    过量使用氮肥易造成水体氨氮超标。经常或过量使用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易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体形成氧债,有时也会使水色长期变为黑色。其中藻相不合理、水质老化最为普遍,使水产动物长期处于一种环境应激之中,从而诱发病原性疾病的发生。
    G、滥用药物引起的疾病
    病急乱投医、不注意药物禁忌、不管水质好坏用药与无针对性预防用药是突出的现实问题。引起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的原因很多,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大多依赖经验,但相同临床症状的疾病并不能采用同一方法治疗,不良水质首先必须先改水然后才能用药治疗,用药必须了解药物的性质与注意事项,否则就会产生药害事故。
    H、养殖模式引起的疾病
    本类情况在鳜鱼、乌鳢、河蟹等名优养殖品种的池塘养殖过程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每一个养殖品种都需要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都需要依靠藻类改善水体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所以淡水养殖中鲢鳙鱼的合理搭理配是必须的,二八模式及931 模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合理的密度应与水体自净能力相适应。
刘堂水 魏丽英 李远国 艾桃山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日期:2010-09-10 阅读:次
新闻动态
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病室成员赴河南师范大
长江所鱼病室在安徽蚌埠开展中华鳖病害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病毒病防控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蔡文龙博士后访
长江所鱼病室“鲫鱼养殖场疫病传入途径
疫病诊断
鱼 病 诊 断 技 术
鱼类几种常见疫病诊断和处理
鱼病发生的原因
鱼类指环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
水库鲢鳙鱼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治技术
防控技术
·  草鱼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及日常疾病的防治
·  七月气温逐渐升高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  淡水鱼镰刀菌病的防治
·  泥鳅养殖如何预防疾病
邮箱入口

Copyright © 2009-2010  农业部长江流域水生动物疫病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类病害研究室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09058839号Forex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