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现状与对策(下)-长江水产研究所 长江水产研究所
网站首页 机构简介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疫病信息 病害图鉴 疫病诊断 防控技术 安全用药 联系我们 专家介绍 在线留言
资料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信息 >> 正文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现状与对策(下)

---来源于:
    三、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的现状
    在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过程中,一方面渔药产业的发展使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可选择的药物琳琅满目;另一方面渔药企业参差不齐、渔药产品鱼目混珠,监管力度不强、合格的“渔医”太少等因素导致防治效果往往又不尽人意,使得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治呈现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
    轻预防、重治疗。“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是我国在渔病防治过程中长期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与概括,但养殖户为降低养殖成本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水产养殖动物发生死亡后,才意识到预防的重要,很少有无病先防的主动意识,这不仅增加了防病治病的用药成本,同时也给有效治疗加大了难度。实际上水产养殖动物自始至终都生活在水中,其活动行为不易被察觉,发现难、治疗难,一旦发病,患病的水产动物不仅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差,免疫能力低下,且对药物耐受性较差,患病的个体往往食欲减退或无法进食,即使是特效药物也很难凑效,可以说,治疗就是一次应急性的预防行为,与其这样,不如提早预防,把握养殖的主动权。
    缺乏科学的用药指导。水产动物疾病防治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实际操作往往采用经验式的处方或一成不变的药物来治疗,一个师傅一个法,不同的师傅各有各的搞法,花样百出,致使一个池塘的疾病经过几个“渔医”处理后,尽管是一塘药水,但疫情仍然没有好转。同时,当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发生时,养殖者购药时认价格不认质量的意识根深蒂固,从而使用药无效的现象经常可见,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增加治疗用药成本。一旦久治不愈时更是病急乱投医,具体情况不具体分析,四处打听谁把谁的鱼病治好了,谁用了某种药把病治好了,不问青红皂白肆意盲从,结果适得其反,久治不愈,最后归罪于药物的效果问题。
    滥用药物现象比比皆是。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发生后,经常可见的是在不了解渔药的理化性质的条件下随意复配药物,不注意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不合时宜使用药物,仅仅为节约用药成本,经常选择低价劣质的渔药,以及“三无”渔药,很少考虑用药后药物对水环境和水产养殖动物的伤害及水产品的安全性。
    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不合理。在当前水产养殖生产中,水产养殖业者现有的养殖技术与集约化、多种类混合高密度养殖模式严重不相适应。例如,养殖布局不合理,养殖比例失衡,部分开发过度、无序;养殖密度超过水体负载能力,造成养殖水体超负荷运行,水体再生能力差,优良抗病品种比较匮乏;缺乏必要的专用配合饲料、饲料种类不齐全、饲料系数普遍偏高等。
    专用高效药物资源稀缺。渔药地标升国标后,原有的部分有效药物被废止或禁止后,又没有新的有效替代药物跟上,导致部分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进入了无特效药可治的尴尬局面,如小瓜虫病、水霉病、车轮虫病等,对于名优水产养殖品种的疾病,没有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往往借鉴常规养殖鱼类疾病防治的方法与模式,同样造成了许多名优鱼类疾病无药可治与无法可治的局面。
    四、安全有效防治水产动物疾病的对策
    强化防重于治,积极治疗的意识。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过程中,理应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基本原则,或减少因水产动物疾病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只有实实在在履行“防重于治”,才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养殖效果,才能在水产养殖上真正做到防病于未然,才能把水产动物因疾病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过程中,正确诊断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是科学选好药、用好药的首要前提和基本条件,而正确诊断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就要求我们水产科技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熟悉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病理学及水化学等相关基础知识,水产动物疾病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科学,正确诊断鱼病与正确使用渔药对科学防病、综合防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快专用新渔药的创制。在当前水产动物疾病日益猖獗的态势下,加快绿色、健康渔用新药品的联合开发力度,是现在或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水产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特别是目前各种名优鱼类的病毒病、小瓜虫病、水霉病、车轮虫病、单殖吸虫病、孢子虫病以及不断发生的不明原因疾病等,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供选择,防治技术和方法混乱,因此导致渔药行业的混乱,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顽固性疾病的防治方法,简单强调“健康养殖”是不现实的,而解决办法只能是政策支持、联合创新,既要强调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研究,又要重视专用新渔药的创制,更不能忽视生态预防,免疫预防的方向性研究。
    加强“渔医”队伍的建设。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有效防治取决于合格渔药的有效性,而渔药的有效性需要合格的渔医,加强渔医队伍建设,普及鱼病防治科普知识是成功解决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关键所在。
加大对渔药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渔药行业的混乱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形成原因也多方面的,有逐步加强对渔药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坚持流通环节的准入制度,强化养殖者的自律行为,才能从制度上规范渔药行业,确保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安全有效。(待续)
刘堂水 魏丽英 李远国 艾桃山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日期:2010-09-10 阅读:次
新闻动态
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病室成员赴河南师范大
长江所鱼病室在安徽蚌埠开展中华鳖病害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病毒病防控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蔡文龙博士后访
长江所鱼病室“鲫鱼养殖场疫病传入途径
疫病诊断
鱼 病 诊 断 技 术
鱼类几种常见疫病诊断和处理
鱼病发生的原因
鱼类指环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
水库鲢鳙鱼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治技术
防控技术
·  草鱼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及日常疾病的防治
·  七月气温逐渐升高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  淡水鱼镰刀菌病的防治
·  泥鳅养殖如何预防疾病
邮箱入口

Copyright © 2009-2010  农业部长江流域水生动物疫病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类病害研究室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09058839号Forex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