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中华鲟的产后恢复-长江水产研究所 长江水产研究所

养殖中华鲟的产后恢复

摘要:通过观测初次繁殖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亲本产后的摄食行为, 测量生长指标和监测血清中甲状腺指标、血液理化指标, 进行产后亲本11 个月康复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 使用多春鱼(Mallotus villosus)可诱导产后亲本开口摄食及转食营养丰富的混合鲜饵。雌性产后身体虚弱, 摄食时行为异常, 随摄入营养水平逐渐提高, 雌性和雄性最大摄食量于产后7 个月时分别达到体质量的2.04%和1.60%, 7 个月后恢复正常。随混合鲜饵摄食量提高, 亲本体质量从下降转而升高(9 个月间雌雄亲本增长率分别为44.16%和23.30%), 体长增长(增长率分别为5.00%和3.23%), 与同龄未产的养殖中华鲟(参照组)相比, 体质量和体长的增长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产后亲本血清总T3(TT3)、血清总T4(TT4)、血清游离T3(FT3)、血清游离T4(FT4)和多项血液理化指标在恢复培养期明显升高, 至培养期末, TT3 、FT3 高于参照组, 其余指标多接近参照组平均水平, 表明产后亲本生理情况基本恢复。研究表明, 加强产后康复培养, 可以提高初次繁殖亲本, 尤其是雌性的健康恢复和生长效果, 对养殖中华鲟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再次成熟后生殖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张晓雁, 杜浩, 危起伟*, 张艳珍, 王彦鹏, 蔡经江, 刘志刚, 乔新美, 熊伟. 养殖中华鲟的产后恢复. 水生生物学报, 2015, 39 (4): 705-713.


附件下载:/Upfile/2014/7/28/201407285910216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