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4日,长江所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病毒病岗位专家曾令兵研究员、养殖专家白遗胜研究员等一行4人前往湖南澧县小渡口鱼苗场调查鲤鱼稚鱼大量死亡事件。
   据鱼苗场负责人麻和才介绍,自2007年以来(除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年份外),其鱼苗场繁殖的鲤鱼苗在腰点出现时即开始死亡,4-7天内全部死完。他们发现,无论是自己培育的亲鱼还是外地引进的亲鱼情况都是如此;他们还发现,凡是鲤鱼精、卵参与遗传发育的育种方式其鱼苗都死亡,而鲤鱼遗传物质不参与遗传的育种方式鲤鱼苗不死亡,如异育银鲫和中科3号均使用兴国红鲤的精子而不发生死亡。在同样的鱼苗繁育场地,其它鱼类的繁殖非常成功,没有发现死亡现象。鱼苗场负责人和操作工人均是均有10多年繁育经验的水产专业人员或老鱼工。据鱼苗场负责人介绍,水体交换量大、鱼苗密度加大加快鱼苗死亡,循环水孵化较之棕片孵化方式加快鱼苗死亡。鱼苗场负责人还介绍,今年他们使用聚威酮碘对鱼卵或稚鱼进行消毒后,死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经过现场调查与分析,白遗胜研究员认为:水质不好、循环水孵化水霉比较严重、棕片孵化进水不足可能是鱼苗死亡的原因,建议进行相应的改进。本岗位专家认为:不排除鲤鱼亲鱼携带鲤鱼病毒的可能,因为刚孵化出的稚鱼缺乏抵抗力,易发生大量死亡,建议对孵化用水体进行聚威酮碘充分消毒以及对孵化过程中的水体和鱼苗进行消毒处理,进一步观察经聚威酮碘消毒处理存活的鲤鱼稚鱼的情况。
   本岗位专家还将鲤鱼稚鱼样本和鲤鱼亲鱼样本带回实验室,拟开展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和分子检测病毒病原的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