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8日,长江水产研究所大宗淡水鱼产业体系病毒病岗位专家与团队成员共7人前往荆门五里铺镇农山水库进行鲢鳙鱼疾病的现场诊断与应急服务工作。据患病鱼塘养殖户常士勇介绍,其有一5000平方米左右水深3米的池塘(山塘),主养鲢鳙鱼鱼种,发生鲢鱼鳙鱼一龄鱼种发生浮头、活动减缓呆滞有近20天,采取增氧措施没有效果,同池养殖的其它鱼正常,另一20亩左右养殖鲢鱼鳙鱼成鱼的池塘没有此现象。养殖户还介绍在过去养殖20年的历史中,没有遇到在冬天发生鲢鳙鱼生病的事情或类似这次的现象。该池塘养殖一龄白鲢鱼种4万尾,鳙鱼5000尾。近7天来,出现大量死亡。泼洒铜铁合剂后没有效果。
 
   经过现场调查、水质分析,材料收集以及肉眼、解剖、镜检观察,发现:养殖的鲢鱼与鳙鱼患病情况相同,未见其它同池养殖的鱼类发病,鲢鳙鱼死亡量非常大(累计死亡白鲢1万多尾,死亡鳙鱼1000多尾),情况十分严重。池塘中有大量的鱼活动缓慢呆滞离群独游于水面下(无主动摄取氧气情况),或滞伏在池边底泥或水草上,大量死亡的鱼沉入池底。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水质状况良好,水色正常,透明度30-35厘米,水温4℃,溶氧6.0毫克/升,氨氮0.5毫克/升,亚硝酸盐小于0.05毫克/升。现场解剖观察发现,患病鱼肝脏、脾脏以及肠道比较正常,但其鳔充气明显,肾脏出血,质地易碎,出现糜烂坏死,有血水或血样渗出物。
 
   将置冰盒保存的样品运回实验室,进行更加细致的解剖与镜检观察,所观察到的现象与现场诊断的一致,没有发现寄生虫或其它大型致病生物。
 
   病原病理研究:取病原肝脏、脾脏、肾脏等材料-80℃低温冰箱保存,同时保存部分全鱼材料,计划用其它鱼类鲤科鱼类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实验以及参照有关冷水鱼昏睡病或神经坏死病毒的检测方法进行病毒分子检测实验。收集肝脏、脾脏、肾脏、肠道等材料,进行低温冷冻切片观察;取患病鱼肝脏材料进行细菌病原分离试验。
 
   应急防控:建议全池泼洒聚威酮碘制剂2-3次,隔日一次,观察疫病发展情况。
 
   初步结论:该病有比较典型的发病过程和疾病特征,其中肾脏病变最为明显,患病鱼活动缓慢呆滞,处于一种麻痹或昏睡状态。鱼上浮于水面下并非因为缺氧所致,可能是由于其鳔充气所致。我们初步判断,这是一种新的罕见的鲢鳙鱼疾病,非物理化学或环境因子或其它生物因子引起,可以暂定为“鲢鳙鱼肾脏坏死病”或“鲢鳙鱼昏睡病”。其病原分离鉴定、病理变化正在研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