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疱疹病毒。病毒颗粒近似球形,直径140~160纳米,有囊膜。对乙醚、pH及热不稳定。在FHM、MCT及EPC等细胞系上均能生长,并出现细胞病变。
    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小斑点,并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的大小和数目逐渐增加、扩大和变厚,其形状及大小各异,直径可从1cm左右增大到数厘米,或更大些,厚1~5mm左右,严重时可融合成一片。增生物表面初期光滑,后来变粗糙并呈玻璃样或蜡样,质地由柔软变成软骨状,较坚硬,颜色为浅乳白色、奶油色,俗称“石蜡样增生物”,状似痘疮,故痘疮病之名由此再来。这种增生物一般不能被摩擦掉,但增长到一定程度会自然脱落,接着又在原患部再次出现新的增生物。增生物面积不大时,对病鱼,特别是大鱼,危害不大,不会致死。但如增生物占鱼体的大部分就严重地影响鱼的正常发育,对骨骼,特别是对脊椎骨的生长也受到严重损害,可发生骨软化。病鱼因生长受到抑制而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病鱼常有脊柱畸形,骨软化,消瘦或生长缓慢。分析软的脊柱,发现灰分、钙和磷均低于正常水平。
    组织学检查,增生物为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细胞层次混乱,组织结构不清,大量上皮细胞增生堆积,常见有丝分裂,尤其在表层。在有些上皮细胞的核内可见包涵体,染色质边缘化。增生物不侵入真皮,出不转移。电子显微镜下在增生的细胞质内可以见到大量的病毒颗粒,病毒在细胞质内已经包上了囊膜。内质网扩张及粗糙,线粒体肿胀,嵴不清楚,核糖体增多,核内仅显示少量周边染色质。
    本病早在1563年就有记载。流行于欧洲,目前日本及我国均有发生。我国早在1957-1958年间就曾在上海市的一口鱼池中发现本病,约有10%的二龄鲤鱼发病,而同一鱼池中混养的草、青、鲢、鳙、鳊、赤眼鳟等鱼类都没有感染,说明鲤鱼对这种病特别敏感。目前在我国上海、湖北、云南、四川等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鲤鱼、鲫鱼及圆腹雅罗鱼等。流行于冬季及早春低温(10~16℃)时。水质肥的池塘、水库和高密度的网箱养殖流行较为普遍,当水温升高后会逐渐自愈。本病鱼通过接触传染,也有人认为单殖吸虫、蛭、鲺等可能是传媒媒介。
    根据以上症状及病理变化做出如下诊断:
    (1)根据“石蜡状增生物”等症状及流行情况做出初步诊断。
    (2)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增生物为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组织异常增生,有些上皮细胞的核内有包涵体。
    (3)最后确诊需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见到疱疹病毒或分离培养到疱疹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