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养殖前景十分看好。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集约化程度高,生活环境和行为状态的改变以及人工饲料的营养不平衡等因素致使鲟鱼病害呈上升趋势。近两年本地区引进鲟鱼种进行工厂化养殖,现将鲟鱼疾病与防治总结如下。
      一、细菌性疾病
      1.败血症
      病因:由气单胞菌引起。
      症状:病鱼吃食量急剧下降,行动迟缓,呼吸困难,浮在岸边水面不动。鱼体表腹部、口腔、眼睛、硬鳞基部出血,个别病鱼尾柄、硬鳞基部有突出体外的充血泡,鳃花斑状,肛门红肿。剖检腹腔内有淡红色混浊腹水,肝肿大呈土黄色,个别病鱼肝有灰白色点状弥散坏死病灶,肠系膜、脂肪组织、生殖腺及腹腔壁有出血斑点;肠内无食物,肠壁及中肠以后部位螺旋瓣充血,后肠充满泡沫状粘液物质。病鱼行动迟缓,呼吸困难,浮在岸边水面不动。
防治:①池水消毒:用聚维酮碘0.5克/米3全池泼洒;然后排水、注水。24小时后进行第二次水体消毒。3日后再重复一次。 ②内服治疗:每天每100千克鱼用恩诺沙星2.0克拌饵,一天分四次投喂,6天为一个疗程。③再用“肝康+维生素”一个疗程6天,增强鲟鱼体质,增强其免疫力,能有效预防此病的再发生。
      2.肠炎病
      病因: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引起。
      症状:此病在养殖的整个阶段都可能发生。病鱼腹部膨胀,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淡黄色混杂红色的粘液从肛门流出。解剖时,可以发现肠壁充血发炎,弹性差,无食物,内有很多淡黄色粘液。
      防治:净化水体,换水并全池泼洒“肠鳃宁”、“菌毒清II”或“复方三氧碘”,隔日再用一次。同时内服“百菌消”或“特制百菌消”,连服3天,病情可得到控制。
      3.烂鳃病
      病因:由柱状杆菌引起。
      症状:鳃丝发白或发黑,体色发黑,易浮头,常游向岸边,易继发细菌性出血病。
      防治:鱼鳃对氯制剂较敏感,要选择温和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全池泼洒“肠鳃宁”或“复方三氧碘”,每天全池泼洒一次,一个疗程3~4天。同时内服“菌毒克星散”或“百菌消”等有较好的效果。
      4.肿嘴病
      病因与症状:在幼鱼阶段发生较多,由细菌性引起。嘴肿,四周充血,口腔不能活动自如,排泄孔红肿,有时伴有水霉着生。
      防治:捞出病鱼,清除残饵,换注新水,定期对饵料台进行消毒,不投喂变质饵料,定期拌饵投喂“肝康+维生素A、E”增强鱼体免疫力,能有效地预防此病,此病以预防为主,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二、寄生虫性疾病
      因采用地下微流水养殖鲟鱼,没有寄生虫病发生,日常饲养管理中用“车轮净”0.6克/米3水体或“轮虫净”+“强力混杀精”全池泼洒进行预防。
      三、水霉病
      病因与症状:鱼体受伤或水质不良而引起体表感染,滋生水霉。此病主要发生在仔幼鱼阶段,在幼鱼体表擦伤处可看到灰白色棉絮状物,开始病鱼焦躁不安,随着病情加重会发生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甚至停食,鱼体逐渐消瘦,最后瘦弱而死。
      防治:①用生石灰水对养殖池进行清池可减少此病的发生。在捕捞、搬运、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仔细,避免鱼体受伤。②用1∶1配比的食盐和小苏打混合溶液对操作后的鱼体进行消毒,可预防此病的发生。③每立方米水体中用2.0克五倍子煮汁淋洒;将抗菌素拌在饲料中投喂,药饵比为1∶100,连喂3天,可以治疗此病。④提高池水温度控制水霉发生,效果很好。
      四、其他疾病综合症
      1.大肚子病
      病因:消化不良或气单胞菌引起。
      症状:由外观看,体色正常、腹腔膨胀(不同于腹水病)向上,浮在水面无力游动。解剖发现胃中食物较多,有气,肠道边也有气泡,有的胃中食物不多,但有气。
      防治:改善水环境,降低密度,增加水流。在饲料中添加“健胃散”5天为一个疗程,有明显改善,每5~10天泼洒“水宝”一次。
      2.脂肪肝病
      病因:饲料中的脂肪含量过高或高密度养殖长期处于低氧状态。
      症状:病鱼无明显体表症状,病鱼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解剖后发现,肝、胰脏有大量脂肪堆积,肝、胰脏器官肿大,表面色彩黄白相间,不是正常的灰黄色,手摸有较重油腻感。
      防治:使用营养全面的饲料,强调配合饲料的营养平衡性,尤其是少用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及外喷油饲料。通常在投喂饲料中添加抗脂肪肝物质或适量胆碱、护肝药物如“肝康+电解维他+特制百菌消”,有利于防止脂肪肝病的发生。
      五、小结
      1.鲟鱼抗病能力较强,但由于其骨板坚硬,鳃部分裸露,在人工高密度养殖下,相互摩擦而容易受到病虫害的感染。鲟鱼对一般的药物(重金属盐、高锰酸钾等)比较敏感,幼鱼阶段禁用硫酸铜及含氯药物,因此在药物选择和使用上应谨慎。
      2.疾病大多由环境因子、病原菌和鲟鱼体质综合作用引起。生产者在饲养方式、鱼种选择和饲料的质量、水质和饲养管理都要有严格的技术规范。在鲟鱼养殖中做到“全面预防、及时治疗”,减少损失,增加收益。(安徽蚌埠市渔业局    曲春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