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粘多糖,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全世界海参约有1200种,在我国海域分布的有140多种,其中以黄、渤海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品质最佳[1]。近几年,仿刺参(俗称“刺参”)人工养殖已成为辽宁、山东沿海水产业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在仿刺参育苗、越冬及养成期不断出现了多种明显病症和大规模的死亡现象,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5-6月,辽宁地区仿刺参人工育苗期浮游幼体发生一种流行疾病—“胃萎缩症”,患病幼体死亡率高,造成多家育苗场几乎绝产。目前海参病害研究,国外多属疾病调查方面的报道[2-3],国内一些学者陆续报道了仿刺参育苗期常见病害[4-6]。如浮游期幼体的“烂边病”、“烂胃病”。王印庚等[4]认为一些细菌感染幼体可以导致烂胃病。本文仅对首次在仿刺参患“胃萎缩症”的浮游幼体体内发现病毒粒子这一事实进行初步报道,旨为仿刺参流行病病原种类的探索奠定基础。[水产学报,2008年,第32卷,第2期,315-320]    作者:邓欢、周遵春、韩家波。(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应用海洋生物开放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