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养的异育银鲫和鲢鱼种大批死亡,为明确发病死亡的病原和组织损伤并提供相关的疾病防控措施,进行了病鱼肉眼和显微镜检查、细菌学检测、病毒学检测、组织病理和药敏试验研究.结果发现,除在患病鱼体表偶然发现有少量不会引起充血等症状的杯体虫和车轮虫外,未在体内外发现其他寄生虫和真菌类病原通过细菌分离、人工回感试验、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从患病异育银鲫和鲢分离到的致病菌株均为嗜水气单胞菌根据异育银鲫和鲢病毒性疾病的现状,使用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DNA聚合酶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分别对自然发病的异育银鲫和鲢进行PCR检测,只有异育银鲫检测到CyHV-2,分别用它们的除菌组织上清液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只有异育银鲫出现充血症状和死亡现象由此得出嗜水气单胞菌是异育银鲫和鲢发病死亡的主要病原,CyHV-2是异育银鲫混合感染的次要病原.患病鲢与患病异育银鲫呈现出类似的组织病理现象,又有一些各自特有的组织病理表现,单纯细菌感染的鲢轻度病变以细胞颗粒变性为主,坏死细胞以核溶解为主,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异育银鲫肝脏轻度病变以细胞滴状玻璃样变的变性为主,坏死组织细胞以核固缩和核碎裂为主,在肾脏和脾脏出现染色质边集于核膜的肿大细胞核,主要组织器官出现从变性到坏死的病理变化过程,最终失去应有的功能而死亡.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建议内服诺氟沙星和氟苯尼考等抗生素防治本病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混合感染CyHV-2的异育银鲫可以通过注射CyHV-2疫苗和生态养殖的方法控制和减少该病毒病感染和发展.
 
[1]操艮萍, 陆宏达, 李振伟,等. 引起混养塘中异育银鲫和鲢发病死亡的病原及组织病理[J]. 水产学报, 2016, 40(3):428-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