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双层平板法以不同细菌为宿主测定了8个厂家蛭弧菌类生物制剂的噬斑含量及噬斑分离物的宿主裂解范围以3对靶向不同类群蛭弧菌类生物的特异引物对各产品及其噬斑分离物进行了PCR检测对两株代表性蛭弧菌分离物的16S rRNA基因进行了测序,并通过构建蛭弧菌科进化树分析了它们的系统地位。结果表明,被检测的8个蛭弧菌类生物制剂中有6个质量明显不合格,仅两个样品被蛭弧菌科特异引物检测为阳性,被双层平板法证实有噬斑出现。其中一个样品JSF中存在两种形态和宿主范围不同的噬斑分离物,且不同宿主菌计数结果存在明显差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两种噬斑分离物JSF1和JSF2,分别属于蛭弧菌科的类群1(噬菌蛭弧菌)和未定种的类群5。但另一样品的噬斑分离物则被证实为非蛭弧菌类生物。[水产学报,2009年,第33卷,第2期,326-333]    作者:温崇庆、薛明、张金燕等人。(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绿百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