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RT-PCR 和RACE 法,分离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尼罗罗非鱼 (O. niloticus) MyoD1和MyoD2基因全长cDNA。结果显示,2种罗非鱼MyoD1全长均为1 090 bp,包括5 ′非翻译区 (UTR) 137 bp,3 ′UTR 50bp,开放阅读框(ORF)903 bp,编码300个氨基酸,其中第110~161个氨基酸为bHLH结构,第233~249个氨基酸为helix III结构;MyoD2全长均为1478 bp,包括5 ′UTR 215 bp,3 ′UTR 471 bp,ORF792bp,编码263个氨基酸,其中第91~142个氨基酸为bHLH结构,第212 ~ 228个氨基酸为helix III结构。2种罗非鱼MyoD1与其他鱼类MyoD1的相似性为73% ~ 92%;MyoD2与其他鱼类MyoD2的相似性为74%~79%。系统发育树显示,MyoD1和MyoD2分属两支,MyoD1所反映的不同鱼类间的亲缘关系符合传统分类。2种罗非鱼的MyoD1、MyoD2 cDNA序列之间只存在个别碱基的差别,而氨基酸序列一致;奥利亚罗非鱼MyoD1的2个内含子均比尼罗罗非鱼的长。根据MyoD1内含子2的差异构建鉴别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基因混杂的标记,对形态上典型的15尾奥利亚罗非鱼、18尾尼罗罗非鱼及15尾奥尼罗非鱼 [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 (♀)]进行鉴定。结果其中1尾奥利亚罗非鱼中在MyoD1位点混杂了尼罗罗非鱼的基因,尼罗罗非鱼和奥尼罗非鱼则与预期的一致。该研究为选择基因纯合的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提供了新的分子手段。[中国水产科学,2010,17(5):903-912]   作者:卢中华,俞菊华,李红霞,李建林,唐永凯,阮瑞霞,杨光。(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