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1
     
    照片2                                                           照片3
    在低水温期间,鲤鱼等淡水鱼的体表寄生并大量繁殖下面记载的寄生虫,并造成危害而成为多数淡水鱼的一种寄生虫病。
    [症状]
    病鱼(照片1)游泳力量减弱,停止采食。寄生虫的纤毛刺激寄生部位,使鳃上皮增生,进而导致鳃的各处形成鳃小片粘连、棍棒化。增生组织上寄生有虫体(照片2)。在体表,由于患部分泌大量的黏液而显白色。
    [病因]
    原生动物纲纤毛虫亚纲的鱼居斜管虫(Chilodonella piscicolla)为本病的病原体(照片3)以前称为鲤科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虫体呈扁平卵形,长径30~70μm,短径20~40μm。在虫体腹侧缘生有成列纤毛(右侧8~11列,左侧12~13列),依靠这些纤毛寄生于宿主体表,用虫体前部的筒状口器摄取宿主细胞的崩解物、宿主体表的细菌等作为营养物质。该虫以二次分裂方式增殖。
    本病只在低水温期流行。该虫在5~10℃时分裂增殖最旺盛。除鲤鱼外,该虫还可寄生于多种淡水鱼。与该虫相近的还有一种六行斜管虫(Chilodonella hexasticha),但该虫为高温繁殖的寄生虫,纤毛的列数(右侧5~7,侧7~9)也比鱼居斜管虫少。在这些方面可区别这两种虫子。
    [对策]
    用0.5%盐水浸泡1h效果较好。(小川  和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