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病毒病-长江水产研究所 长江水产研究所
网站首页 机构简介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疫病信息 病害图鉴 疫病诊断 防控技术 安全用药 联系我们 专家介绍 在线留言
资料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病害图鉴 >> 正文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

---来源于:《鱼类疾病诊疗原色图谱》一书

患病斑点叉尾鮰腹部膨大,眼球突出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
[病原]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直径175~200纳米。斑点叉尾鮰病毒仅能在BB、GIB、CCO和KIK等细胞株上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0℃。
[流行情况] 斑点又尾鮰病毒病病最早于1968年在美国发生,目前已成为危害世界各国斑点叉尾鮰养殖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危害小于1龄、体长小于15厘米的苗种。可通过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传播。在20~30℃水温范围内流行,在此温度范围内随水温的升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水温低于15℃,几乎不会发生。
[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食欲下降,离群独游,反应迟钝,部分病鱼有尾向下,头向上,悬浮于水中,出现间隙性的旋转游动的症状。病鱼鳍条基部、腹部和尾柄基部充血、出血,腹部膨大,眼球单侧或双侧性外突,肛门红肿、外突。剖解可见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或淡红色腹水,胃肠道空虚,没有食物,其内充满淡黄色的黏液;心、肝、肾、脾和腹膜等内脏器官出血。肾间造血组织及肾单位弥漫性坏死,同时伴有出血和水肿;肝灶性坏死,偶尔在肝细胞内可见嗜酸性胞浆包涵体;胃肠道黏膜层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日期:2009-12-22 阅读:次
新闻动态
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病室成员赴河南师范大
长江所鱼病室在安徽蚌埠开展中华鳖病害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病毒病防控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蔡文龙博士后访
长江所鱼病室“鲫鱼养殖场疫病传入途径
防控技术
草鱼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及日常疾病的防治
七月气温逐渐升高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淡水鱼镰刀菌病的防治
泥鳅养殖如何预防疾病
安全用药
·  鱼病诊断与安全用药技术
·  鱼病用药有窍门
·  中草药防治鱼病效果佳
·  夏季鱼生病 用药十注意
·  无公害渔药基本要求
邮箱入口

Copyright © 2009-2010  农业部长江流域水生动物疫病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类病害研究室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09058839号Forex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