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牙鲆体表出现囊肿物
淋巴囊肿病
[病原] 淋巴囊肿病毒,病毒粒子二十面体,其轮廓呈六角形,有曩膜,囊膜厚约50~70纳米。病毒能在BF-2、LBF-1、GF-1、SP-1、SP-2等细胞系上复制,引起细胞出现巨型囊肿细胞,且在边缘有嗜碱性胞浆包涵体,生长温度20~30℃,适宜温度为23~25℃。
[流行情况]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海水鱼类,特别是鲈形目、鲽形目、鲀形目鱼类苗种阶段和l龄鱼种,死亡率可达30%以上,2龄以上的鱼很少出现死亡,但病鱼失去商品价值。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水温10~20℃时为发病高峰期。
[症状及病理变化] 发病鱼在病情较轻时,行为摄食基本正常,但生长缓慢;病情严重时其食欲下降,甚至不摄食,并发生死亡。在病鱼的皮肤、鳍和尾部等处出现许多分散或聚集成团的大小不等的水疱状囊肿物,偶尔在鳃丝、咽喉、肌肉、肠壁、肠系膜、围心膜、腹膜、肝、脾等组织器官上也有发生。囊肿物多呈白色、淡灰色、灰黄色,有的带有出血灶而显微红色。水疱状的囊肿物是鱼的真皮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被病毒感染后肥大而成,并在胞浆内可见大量的包涵体和病毒颗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