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保护区措施补偿项目“水生生态环境监测(2008-2010年度)”课题野外监测工作完成-长江水产研究所 长江水产研究所
简体 繁体

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 正文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保护区措施补偿项目“水生生态环境监测(2008-2010年度)”课题野外监测工作完成

作者: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1-05-05 00:00字体大小:【】【】【

  根据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保护区措施补偿项目“水生生态环境监测(2008-2010年度)”工作安排,长江水产研究所项目组于2008-2010年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开展了珍稀特有鱼类、重要经济鱼类、鱼类早期资源及渔业环境监测,在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共计投入人力334人次,圆满地完成了野外监测工作。

  按照合同规定及水域实际情况,在保护区及相关水域设立珍稀鱼类监测站点10个、特有鱼类监测重点站5个,早期资源监测断面3个,渔业水质监测站点18个。监测中共收集珍稀鱼类189尾,其中达氏鲟27尾,胭脂鱼152尾,未捕捞到白鲟;共采集到特有鱼类41种,11628尾,其中金沙江采集到23种(永善至水富江段18种,攀枝花至巧家江段16种),长江干流采集到20种,赤水河采集到28种;保护区重要经济鱼类主要为圆口铜鱼、瓦氏黄颡鱼、鲤、鲇、蛇鮈、长鳍吻鮈、长吻鮠、长薄鳅等,占保护区渔获总量的60%以上。保护区赤水断面鱼类繁殖规模为5.8×108ind.(2008年);江津断面鱼类繁殖规模分别为64.9×108ind(2008年)、26.8×108ind(2009年)和32.4×108ind(2010年);水富断面鱼类繁殖规模为5.84×108 ind,巧家断面鱼类繁殖规模6.86×108 ind(2008年);宜宾断面鱼类繁殖规模为4.90×108 ind,攀枝花断面鱼类繁殖规模3.41×108 ind(2010年);监测期间保护区水域水质总体良好,基本能满足鱼类生长和繁殖等需求,超标污染物有总氮、总磷、石油类;保护区监测水域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12属554种,浮游动物119属276种;监测期间保护区水域无重大渔业污染事件发生。项目组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及资料,整理汇编了各年年度报告及2008-2010年技术报告,取得了预期成果。

上一篇:长江水产研究所培育的“长丰鲢”被审定为适宜推广的选育新品种 下一篇: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保护区措施补偿项目“水生生态环境监测(2008-2010年度)”和“保...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