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4日至26日,长江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池塘优质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6BAD03B01)、“三峡生态渔业开发技术研究”(编号:2006BAD03B09)在广州通过了科技部、农业部相关司局组织的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任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任副组长。科技部、农业部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验收。
“池塘优质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在池塘水质调控技术方面,筛选出适用于草鱼和罗非鱼健康养殖的有益菌3种,研发高效水质调控微生物强化技术1套,研发池塘水质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技术1套,建立了底质生态环境检测和修复技术1套;研究了人工湿地、生物塘、生态沟等生态工程技术在池塘水质调控中的应用,研发了一种通风强化人工湿地构建技术和一套池塘溶氧自动监测控制系统;探索了复合池塘生态养殖系统模式,研发了“渔-农”、“渔-稻”等健康养殖复合生态系统构建工艺模式;应用池塘养殖动态投喂管理模式,建立了优化的投喂管理技术和鱼类品质改良技术体系。项目执行期间,建立示范基地14个,推广面积达到1.8万亩,技术辐射面积7.6万亩,示范区池塘水质达到无公害淡水养殖标准,废水排放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污染物排放减少30%以上,节水达到20%,经济效益提高15%。完成专着3部,发表研究论文24篇;申报国家专利8项,其中2项获授权;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5名;建立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4项,研发科技产品4种;2项成果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课题主要完成人员:张显良、李谷、谢骏、谢从新、韩冬、李卓佳、刘兴国、陈家长、姚雁鸿、吴恢碧、柳凌、林文辉、王广军、余德光、樊启学等。
“三峡生态渔业开发技术研究”课题开展了三峡水库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建立了三峡水库鱼类资源的声学调查评估方法;研究了水库调度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提出了库区渔业管理模式和增产措施,库区渔业产量年增长10%。运用非投饵网箱养殖鲢鳙鱼,建立了库区支流水华控制技术;开展了库区支流鱼类标记放流,共放流各种土着鱼类苗种287万尾。建立了岩原鲤、华鲮、胭脂鱼和白甲鱼等三峡库区土着鱼类繁育技术体系,年产鱼苗150万尾;建立了土着鱼类繁育示范基地和三峡水库生态渔业综合示范基地。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1项获授权;制定技术规范3项;发表论文19篇(SCI刊源3篇);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3名。课题主要完成人员:陈大庆、孙志禹、戈贤平、常剑波、张耀光、倪乐意、龚珞军、刘绍平、陈永柏、尤洋、梁银铨、王志坚、柯志新、杜健鹰、倪朝辉、胡兴娥、胡庚东、黄道明、刘建虎、段辛斌、高勇、王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