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人会说话,会唱歌,动物也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是生活在水里的鱼儿会“说话”吗?它们又是如何发声的?
众所周知,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引起的。水中的鱼类因为没有发声器官,因此发声的方法千奇百怪,有的靠压迫鱼鳔,有的靠摩擦咽喉齿,还有的靠振动肌肉。比如大海里的康吉鳗会发出“吠”音,是鱼鳔内的气体通过鳔管迸发出来的声音。大黄鱼、免鱼能发出“咕咕”的叫声,是因为鱼鳔和相连的肌肉产生振动发出的共鸣声。鲂弗被称作“海鸡”,是因为它可以通过舌颌骨摩擦发出雄鸡啼鸣的声音。有了这个绝技,人们都快忘了它原来的名字。另外,鲀形目中的鳞鲀,也是通过上下咽喉齿的摩擦而发出声音的。
既然有这么多的鱼儿会“说话唱歌”,那为什么我们很难听到?这是因为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500倍,所以鱼在游动时发出的声音、鳃盖的闭合声、鱼鳔的响亮声以及各种摩擦声都在水的介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鱼儿一起嬉戏,“沉默无语”的鱼如何呼朋唤友呢?事实上,任何一种动物,它们之间都有独特的交流方式。鱼类之间能够利用自己的声音“密码”,相互联络与传达消息,从而构成一种奇妙的“语言”。有一种海鲫鱼,遇到凶猛的鱼类,会发出一种像敲打金属似的“铛铛铛“的声音,使得凶猛的对手一时摸不透海鲫鱼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海鲫鱼就可趁机逃脱。
从外表看,鱼没有耳朵,好像什么都听不见。其实,鱼有内耳,深藏在头骨里。一般鱼耳能感觉每秒振动340次~690次的声波,而人耳的听觉能感受每秒振动16次~20000次的声波。因此,鱼耳比人耳要迟钝得多。
只有内耳的鱼如何听到外面的声音呢?在鱼耳内腔里,藏有一种石灰质的耳石,它的形状大小,因各种鱼的不同有所差异。在大多数硬骨鱼中,耳石成小块状。鱼就是靠这种精巧的器官——耳石来倾听四方动静的。外界稍有风吹草动,内耳的淋巴就发生同样的振荡,这种振荡能刺激耳石的感觉细胞,再由耳石经过神经传达到鱼脑中,这样它们便会知道周围的动静。(来源:中国海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