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稻田养鱼经历了发展、衰落、恢复、发展的坎坷历程。经过广大水产科技人员的努力和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无论是养殖模式、水稻栽培、基建改造还是养鱼技术,都有了丰富发展,稻田养鱼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本文以时间为主线,用大量史料,配合翔实的数据,展现了我国稻田养鱼艰辛的发展历程。
稻田养鱼,稻鱼共生,鱼在田中吃掉了杂草,消灭了害虫,松了土,肥了田,亦育肥了自己,发挥了水田生态系统最大的“负载力”,稻谷增产又收鱼利,一田多用,一举多得,应该大力提倡,积极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稻田养鱼最早的国家
我国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三国”,后在唐代,在四川、广西一带的稻田已出产鲤鱼、草鱼,以此论断,我国的稻田养鱼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在陕西勉县、四川新津县和绵阳县出土的东汉墓中的陶制水田模型,田中有沟埂、有鱼鳖,相似于传统的稻田养鱼的模式。
稻田养鱼在世界上也很普遍。在亚洲,主要有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印度稻田养鱼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除了养鱼还养虾。日本始于1884年,前苏联于1932年在乌克兰南部稻田中试养野鲤。随后,匈牙利、保加利亚也相继开始,主要饲养鲤鱼和草食性鱼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印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稻田养鱼面积达到200万公顷,其他国家尽管规模要小,也有国家报告了这类活动,包括巴西、埃及、海地、尼日利亚、巴拿马、秘鲁、塞内加尔、苏里南、美国、赞比亚和中亚及高加索区域的几个国家。
受政策影响时兴时衰
中国稻田养鱼虽有悠久的历史,但分布的面不广,到新中国成立前,主要集中在西南、东南、中南诸省的丘陵山区和各囤水田。如四川的郫县、铜梁、璧山、大足、永川、江津;贵州的黔东、黔南地区;湖南的湘西、湘南;湖北的鄂西;福建的建宁、奉节、沙县、永安、邵武;广西的玉林、桂林、全州、兴安;江西的宜春、吉安、萍乡;浙江的青田、永嘉、仙居等地。主要饲养鲤鱼,解决山区人民自食,属于自发性的田间副业。生产模式、饲养的品种单一,技术水平不高、单产很低。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发展稻田养鱼。1950年,朱德副主席在全国首届渔业会议上就指出:要注意淡水鱼的养殖,可在国内各大江、河、湖、海、池、田,普遍地进行养殖工作。1953年农业部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水产会议也号召发展稻田养鱼,指出:四川、中南创造稻田养鲤的典型,其他终年积水的稻田亦可试行稻鱼兼作。1954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邓子恢部长,在农业部召开的全国第四次水产工作会议上也号召发展稻田养鱼。到1959年全国稻田养鱼面积发展到66.7万公顷,养鱼的地区从山区扩展到平原,从西江、长江流域推进到黑龙江。
科学研究部门也十分重视稻田养鱼的科学实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在50年代初展开了大面积的调查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稻田养鱼不仅可以养鱼,还可促进稻谷增产,节省水田中耕除草的劳力和施药灭虫的费用,鱼粪又可肥田,还可以养鱼灭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稻田养鱼具有十分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70年代中期,中科院水生所倪达书教授等科技人员,在湖南常德地区主持开展稻田养草鱼种及其生态功能研究,阐明了稻田养鱼人工组合稻田生态系统的稻鱼互利结构理论,稻鱼相辅相成,为稻鱼双丰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但随后由于水田耕作制度的发展,推广了矮杆品种、双季稻和密植、浅灌、晒田等增产措施,以及大量的投施化肥、农药,加之农村极“左”路线的干扰:以粮为纲、单一经营、吃大锅饭,稻田养鱼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个人不准养,集体不准放”,致使传统的稻田养鱼又衰落下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号召恢复和发展稻田养鱼,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田到户,谁养谁收,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稻田养鱼又重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如四川省,1982年稻田养鱼面积发展到16.6万公顷,比1977年的5.9万公顷增加了一倍。湖南省1980年只有3万公顷,1982年发展到9.4万公顷,两年间增加了2.13倍。该省稻田养鱼有历史传统的零陵地区,1980年只有4400多公顷,1982年猛增到2.6万公顷,两年间增加了五倍。福建省1981年只有5500多公顷,1982年增加到1.15万公顷。
改革开放后发展迅猛
1982年,国家农委主持召开了全国淡水渔业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淡水渔业的大好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加速发展淡水渔业的方针、政策、措施。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会议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加速发展淡水渔业,必须因地制宜,把各种水面都利用起来。利用稻田养鱼是许多地方的历史习惯,处理得当,对粮食生产有利无害,要逐步恢复发展。
由于稻田养鱼对农村灭蚊有显着效果,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1983年7月,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在河南新乡市召开了稻田灭蚊会议,交流养鱼灭蚊的经验,提出把稻田养鱼作为农村灭蚊的一项措施。
为进一步发动和推动稻田养鱼的发展,农牧渔业部于1983年8月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稻田养鱼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稻田养鱼“谁养谁收,自产自销,价格随行就市”等有关政策,从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至1985年,全国稻田养鱼面积发展到64.9万公顷,生产成鱼8.17万吨。
中国稻田养鱼业大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要求中国提供有关的经验,笔者于1984年应邀撰写了《中国的稻田养鱼》,详细介绍了中国稻田养鱼的发展历程和操作技术。
1985年3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这是我国发展水产业的又一个里程碑。《指示》指出:发展水产业,就全国范围来说,应当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内陆可以养殖的水面也有近一半没有利用,已经利用的单产高低悬殊,还有大量稻田可以养鱼,大量的低洼滩地可供改造,潜力极大。水产业确是一项大有希望、大有前途、大有可为的事业。《指示》还指出:继续完善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水产养殖的责任制,原则上可以参照种植业的做法,能够包到户的都要包到户,面积较大的,可以联户承包,也可以一户牵头、邀伙经营或按国家有关规定请帮工、带学徒经营。关于水产品购销政策,《指示》指出:水产品全部划为三类产品,一律不派购,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所有这些,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稻田养鱼的积极性。
尽管因养鱼的需要开挖鱼沟、鱼溜减少了5%~10%的水田面积,但稻谷总产均能增产10%左右,绝无因稻田养了鱼而使稻谷减产。稻田养鱼起到了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作用,这是稻田养鱼为什么能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支持和广大农民欢迎的根本原因。四川省把规范化的稻田养鱼总结为“四增四节两稳”十大好处,即增产鲜鱼、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有效蓄水、增加粮食产量;节约耕地、节省肥料、节约用工、节约农药;解决了吃鱼难、稳定了水产品市场、农民有活干有收入、稳定了粮食产区的农业劳动力队伍。农民把稻田养鱼誉为:“小粮仓、小水库、小化肥厂、小银行”。这几年,在有些地方把水产、水利、种植、畜牧业结合在一起形成稻田养鱼新的生态模式,其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更为显着。贵州的农民有句顺口溜:“坑中鱼儿跳,坑上瓜果吊,塘边鸡鸭叫,农民哈哈笑。”对这种农牧渔有机结合的合作开发稻鱼工程,群众称之谓:“致富工程,民心工程”。有人还测算过建设十万亩标准化稻田养鱼工程,可增加蓄水量2万~3万立方,相当于建设一个中型水库。养鱼稻田中沟坑交错,水稻通风好,光照多,可发挥水稻边行优势,增加稻谷产量。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一方面可以增加水产品产量,为人类提供优质动物蛋白,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大量的优质鱼种,供应江河、湖泊、水库各类养殖水域发展淡水养殖。利用稻田养鱼种,既不需要占用耕地面积挖鱼种池,也不需要占用现有的成鱼养殖面积,还可以节省饲料和专业劳力,节约鱼种生产成本,更有利于就地育种、就地放养,避免长途运输,提高鱼种成活率,有利于供应广大农村千家万户优质价廉的大规格鱼种,发展稻田和家庭养鱼。
稻田养鱼潜力极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稻田养鱼经历了由发展到衰落,由衰落到恢复,由恢复到发展、大发展的历程,由民间自食性的田间副业发展成为一些地区农业的支柱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其中有深刻的历史教训,而更多的是成功的经验。当今的稻田养鱼,经过广大水产科技人员的科学实验和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无论是养殖的模式、水稻的栽培和养鱼的技术、特别是养殖的品种,可以说是无所不养,除了传统的品种外,包括鱼、虾、蟹、贝,乃至泥鳅、黄鳝、龟、鳖、蛙等各种水生动物。以至养鱼的地区已远非传统的稻田养鱼,产生了质的飞跃。
农牧渔业部、农业部于1983、1990、1994、1996和2001年先后召开了5次全国稻田养鱼的现场经验交流会,每次会议都有部领导亲自主持,农业、植保等相关部门参加。通过会议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发展稻田养鱼的积极性。2013年全国稻田养鱼面积152万多公顷,比1983年的44.1万公顷增加了2.44倍,稻田养鱼产量145万吨,比1983年的36330吨增加了39倍多。30年,稻田养鱼成鱼产量增加1414129吨,年均增产47138吨,平均年增长率为22.1%,而同期淡水鱼养殖的平均年增长率为9.9%,这样快的增长速度很不简单。占全国淡水鱼养殖产量的比重由1983年的2%上升到5%。我国西南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省、市是传统的主产区,养殖面积1983年站全国的60%,2013年占39%,养殖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8%和24%。30年间,面积增加了23倍,产量增加了17倍。稻田养鱼产量在四省、市水产品产量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贵州省占79%和19%,四川(含重庆)占21%和23%,云南省占5%和8%。
30年间,出现了很多典型,带动了全国稻田养鱼业的大发展,辽宁省盘锦市是辽宁的水稻主产区、辽河水系的中华绒螯蟹苗的主产地,省、市两级领导以此优越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稻田养蟹,成效显着。1984年把河蟹开发成为发展农业两优一高,综合开发和建设水上盘锦的龙头产业,积极引导扶持和推动全市的稻田养蟹,取得显着成效,提出把稻田养蟹变为蟹田种稻,由大养蟹到养大蟹,把蟹争霸提升为蟹文化等河蟹发展新思路。这些新思路的提出和实施,使全市河蟹产业发展不断登上新台阶。2013年全市河蟹养殖面积15.5万亩,产蟹6.5万吨,出口1740吨,创汇1370万美元,仅河蟹一项,全市农业人口人均收入1650元,养殖规模、产量、产值、效益均保持中国河蟹第一市的领先优势,目前,这一产业已发展为继盘锦水稻之后的又一农村比较成熟的,为农民致富提供主要途径的重要产业。
再如近几年来,湖北省潜江市在改造低湖田,实行一稻二虾(一季稻,二季小龙虾)、鱼虾共生,农渔双赢,成效显着,取得了沿湖农业新的增长方式,实现农业发展、水稻增产、农民增收,潜江市的小龙虾养殖,响彻荆楚大地,誉满全国,远销海外,也带动了当地休闲、娱乐、旅游业的大发展。(来源:中国渔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