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鳅属鱼类,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目前已描述120多个有效种,我国目前分布有约105种高原鳅。日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对外发表了新近发现的高原鳅属新种——祁连高原鳅,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青海省首次发现高原鳅新物种。
2015年1月出版的杂志《动物学分类(Zootaxa)》,发表了署名李文靖、陈晓澄、胡延萍的论文。他们记述了祁连高原鳅的相关生物学分类及研究成果。至此,黑河特有种祁连高原鳅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田野调查的意外发现
时隔四年多,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文靖仍然对那次黑河之行记忆犹新。
2010年7月,为了采集我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大通河流域和黑河流域鱼类标本,李文靖一行从西宁出发,一路西行,已经沿路在大通河流域采集到了许多标本。7月底,他们来到了祁连县扎麻什乡,驻足在流经此处黑河西支边上。祁连境内分成东西两支流的黑河将会在县城附近逐渐相汇,并揖别青海,流向甘肃张掖。
李文靖一行此行的目的是在黑河中采集高原鳅标本。李文靖知道,黑河流域共记录有9种高原鳅属鱼类,祁连县境内仅发现过两种。恰逢一场暴雨过后,裹挟着上游泥沙而下的黑河水不断地翻腾着浊浪,对于能否在这里采集到标本,李文靖心中没有一点把握。
撒网,捕捞。就在李文靖与同事们仔细观察捕捞到的各种鱼时,一尾头部短小、前额隆起、尾鳍呈叉状的鱼儿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因为此前在黑河流域从未采集到这种外形的鱼儿,我们当即清理了这种外形的鱼,一共15尾,大家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一个新种!”
前额高高隆起,活像鳅族异类
带着意外的收获,李文靖与同事们回到了实验室。他们将这15尾小鱼儿制作成了标本,对它们展开了科学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对比标本和内部解剖,我们确定它们是高原鳅属鱼类,它们奇特的外形却又有别于目前已经发现高原鳅属其他种类的主要特征。因为采集地在祁连县扎麻什乡,我们将它们命名为‘祁连高原鳅’。”李文靖回忆。
1月21日,记者在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见到了已经被制成标本的祁连高原鳅。通过李文靖的对比讲解,记者发现,与标本馆所藏的其他高原鳅鱼类标本不同,祁连高原鳅体型较长,身体略侧扁,很光滑,体表没有鳞片,相较之下,它的头部尤其显得短小,前额还高高隆起。“通过实验室解剖,我们发现它的鳔后室完全退化消失,肠子很短;尾鳍叉状,后缘尖细,上下页基本等长。综合以上这些主要特征,我们得知这种高原鳅是一个没有被描述过的全新物种。”李文靖介绍。
在李文靖眼中,祁连高原鳅发生的这些分化,应该是鱼类物竞天择的反映。“祁连高原鳅身体细长,有利于在水底石缝中不断钻行;而尾部更加尖细和尾鳍两叉尖细,也是对于它们在急流中加速前进大有益处,这些都是祁连高原鳅适应生存环境的表现。然而,令人饶有兴味的却是祁连高原鳅最显着的特点——前额高高隆起。一般来说,在河水湍急的黑河中生存,高高隆起的额头会加大前进阻力,祁连高原鳅若拥有扁平的头部应该会使它游动时减少阻力。因此,我们能给出的解释便是,祁连高原鳅正是因为长期生活在急流中,所受到的水流冲击较大,在水流加快时,头部前额隆起,使得受力面积增大,这样或许可以缓冲水流冲击所产生的力量,而使它们不易被冲走。祁连高原鳅的这种体征变化是非常奇特的。”李文靖说。
祁连高原鳅是食肉鱼类
众所周知,鱼类的食物很杂,藻类、水生植物、水中的浮游生物、螺类、昆虫、植物的种子、人类丢弃的食物碎屑等等,都是它们的美食。不过各种鱼类的食性不同,它们的所摄取的食物也就不同。
据李文靖介绍,高原鳅的食物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藻类或植物残片,这类高原鳅的肠子可达体长的五六倍;第二类是以植物残片和肉食性为主,即杂食性,这类高原鳅的肠子可达体长的一倍以上;第三类就是以肉食性为主,这类的高原鳅肠子长度只有身长的一半。“我们在解剖中发现,祁连高原鳅的肠子很短,约为体长的一半。肠子从囊状胃幽门部发出后,在胃后方横折后,直达肛门。这种生理特征使得它们以肉食为主,在黑河流域的食物竞争少。”
“在实验室解剖中,我们在两尾祁连高原鳅的胃里发现了蚂蚁和膜翅目昆虫的成体,这些都充分证明祁连高原鳅是肉食性鱼类,以蚂蚁、飞虫等为主要食物。”李文靖介绍。
鳔后室退化,没有膜质鳔,祁连高原鳅不用在水中上升下降,几乎没有垂直运动,因此,它们不具备到水面进食的可能性,生物学家们推断祁连高原鳅应当是在游动到水流平缓的浅湾时进食。
地理分隔造就鳅类新物种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水系较多,河流密布,有的河流还有内流水系,大河隔离与内流水系等产生的隔离作用,是高原鳅产生分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李文靖分析,高原鳅大多体型较小,迁移扩散能力较弱,青藏高原水系很多,因为个头小,高原鳅就容易形成一定的隔离,从而形成新的物种。因为没有长期跟踪观察,生物学家们目前还不能确定祁连高原鳅分化的时间,但可以确定的是,正是因为这种地理隔离形成的特征,是祁连高原鳅区别于其他鳅鱼的显着特征。
高原鳅属是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目前已描述120多个有效种,其中约一半的物种为近三十年发现的新物种。近年来,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不断有高原鳅新种发现,而青海由于鱼类分类、采集标本等科学考察、研究较少等原因,高原鳅属的发现较少,这次祁连高原鳅的发现与公布,是我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首次对外公布高原鳅新种。随着祁连高原鳅的命名及公布,我省的高原鳅种类达到23个。
研究者将这次采集到的15尾祁连高原鳅制成标本,并对它们进行了认真测量和仔细描述,如今,这些标本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内,以一种新种的身份,丰富了青海地区高原鳅属的种类,其意义不言而喻。“黑河流域鱼类资源丰富,除了这次新发现的祁连高原鳅,可能还会有未知类群有待我省的生物学家、鱼类学家去采集发现,并加强分类研究。”李文靖说。(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