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湖北荆州太湖中华鲟繁育基地3日举办的“中华鲟救护行动通气会”上获悉,腹中怀着鱼卵的野生中华鲟“后福”经过两个多月的救助后恢复健康。2014年11月15日上午9时,长江阳逻双柳街江段误捕一尾受伤中华鲟,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组接到电话后,立即派救护人员赶至现场。通过快速检查发现,该尾中华鲟重达620斤,腹中怀有大量鱼卵。检查发现该中华鲟受伤十分严重,鼻孔撕裂,头部、吻部、鳃部和尾柄有多处伤口,并且部分伤口较深,尾部有被疑似螺旋桨所致旧伤;鱼体已呈侧翻失衡状态、鳃动频率不稳定。
长江水产研究所救护组将受伤中华鲟送至荆州的太湖试验场,结合药物治疗、潜水护游、侧翻纠正、人工造流和液氧增氧等24小时不间断救治措施。经过近两个多月的救治,该尾中华鲟侧翻次数降低,鳃动频率趋于稳定;游泳方式也从开始的游泳无力、无方向感恢复至可以缓慢游泳状态。为了纪念此次救助活动,专家为其取名“后福”,寓意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中华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在地球上已繁衍生息1亿4千万年,是人类研究生物进化和长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参照物,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据了解,2013年10月至12月底针对中华鲟的专项调查中,专家们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2014年8月,宜昌至上海江段也未发现野生中华鲟幼鱼踪迹。专家表示,如不及时加强保护,野生中华鲟将面临灭绝危险。(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