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存活情况较理想 溪涧河流频现娃娃鱼-长江水产研究所 长江水产研究所
简体 繁体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野外存活情况较理想 溪涧河流频现娃娃鱼

作者: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4-11-03 00:00字体大小:【】【】【

  铜鼓县高桥乡高桥村的山涧溪流里,增添了一个特别的鱼种。10天前,省渔政局在这里开展一场人工增殖放流活动, 进行野外种群恢复试验。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投放的120尾娃娃鱼可谓是“天价”鱼种,每尾300多元。

  据了解,娃娃鱼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在我省已持续10年,全省各地渔政部门共向河流小溪投放娃娃鱼1.5万尾。

  潦河增殖放流1.3万余尾

  今年4月,潦河靖安县中源乡龙坵段,渔政人员进行娃娃鱼增殖放流,当日共增殖放流娃娃鱼1000余尾。

  渔政专家告诉记者,娃娃鱼是我国一种非常珍稀的野生两栖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从2005年开始,靖安县实行了增殖放流计划,每年在潦河上游水系及娃娃鱼自然保护区范围的流域内放生700尾娃娃鱼苗,至今已有1.3万多娃娃鱼回归野外。

  “娃娃鱼的生长对生态环境和水质要求十分苛刻,是生态环境和水质好坏的‘晴雨表’。靖安县是我国娃娃鱼资源的重要产区,是‘中国娃娃鱼之乡’。”靖安县娃娃鱼救护站中心负责人介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县就非常重视境内丰富的大鲵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研究,并在全国娃娃鱼研究开发中创下了四个第一,即:在全国率先发布保护娃娃鱼资源,设立全国第一个娃娃鱼自然保护区,成立全国第一家大鲵研究所,在全国率先掌握娃娃鱼人工繁养技术并第一个成功人工繁育出娃娃鱼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每年开展娃娃鱼增殖放流活动,目的在于把珍惜娃娃鱼、保护娃娃鱼、爱护生态环境变为全社会和人们的自觉行动,增加野生娃娃鱼种群数量。

  多地进行野外种群恢复试验

  今年8月,婺源在该县沱川乡溪头村飞凤峡流域启动2014年娃娃鱼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当天放流娃娃鱼鱼苗500尾,总价值15万元。此前,渔政部门还在该县珍珠山乡牛角套村举行增殖放流活动,100尾价值4多万元的娃娃鱼幼苗回归大自然。

  该县渔政站负责人介绍,沱川飞凤峡景区空气清新、水质优良,适合娃娃鱼生长。据介绍,放流苗种规格为30厘米以上的二龄娃娃鱼苗,身体健壮,长势良好。2009年,婺源县利用当地优质的水生态环境,建立了娃娃鱼人工驯繁基地,并掌握了娃娃鱼人工繁殖技术,通过科学养殖,成功繁殖出了娃娃鱼子二代产品。

  几天前,渔政工作人员在铜鼓县高桥乡严溪投放了60尾娃娃鱼。这是当地第二次娃娃鱼科研性增殖放流。据科研观测,今年5月20日投放的首批60尾娃娃鱼存活情况比较理想,基本能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并实现自然繁殖。

  资源恢复增长效果好

  去年4月,在南昌市艾溪湖边,一条大型娃娃鱼出现在湖边。

  胡先生在艾溪湖边晨练,看到岸边一条长有脚趾的鱼,捡起来一看,发现是娃娃鱼。随后,胡先生将其交给了南昌市渔业渔政局。经测量,这条娃娃鱼身长40厘米,重达1公斤,头部和腹部有擦伤。当天下午,靖安县娃娃鱼救护站中心将其带回进行救治。经过精心治疗,娃娃鱼伤愈后重归大自然。

  渔政工作人员介绍,艾溪湖曾经受到过较为严重的污染,不太适合娃娃鱼生长,而这么大个的娃娃鱼至少要生长5年以上,应该是增殖放流的娃娃鱼。

  近年来,在靖安、安义和婺源等地,不断传出渔民捕捞时发现娃娃鱼的身影,这让渔政工作人员感到欣慰。据靖安县娃娃鱼救护站中心负责人介绍,从其肤色来看,品种均来自曾经放流过的品种。

  与此同时,通过对所有增殖放流点的效果监测和评估,渔政人员在放流水域时常能够发现大小不一的娃娃鱼。“这充分说明,娃娃鱼增殖放流取得了良好效果,对资源的恢复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渔政专家说。(来源:江西日报)

 

上一篇:渔药使用过程中的二十六注意事项 下一篇:野生种群面临消失之痛——探访中华鲟最后的产卵场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