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2年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 野生种群濒临灭绝-长江水产研究所 长江水产研究所
简体 繁体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我国32年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 野生种群濒临灭绝

作者: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4-09-15 00:00字体大小:【】【】【

  受农业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学科组近日开展了长江中下游鱼类资源专项调查,重点对中华鲟2013年自然繁殖情况及现有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记者13日获悉,调查认定:中华鲟在2013年没有自然繁殖活动发生,野生中华鲟种群面临灭绝危险。

  监测

  三种方法均未测到野生中华鲟卵

  8日,位于沙市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中华鲟养殖基地内,记者看到,147个饲养池空空如也,池里没有一滴水。而2008年以前,每到中华鲟产卵孵化时,科研人员都在饲养池边连夜值班看守,等待鱼苗出膜。

  宜昌西坝附近,是目前发现的中华鲟唯一自然产卵场。正常产卵时,每条雌鲟的产卵数量可达30万-120万粒卵。专家统计,每100万粒卵里,只有3粒能够真正长成鱼。

  中华鲟研究所姜伟博士说,野外监测中华鲟产卵最传统的方式是捕捞黄颡鱼、铜鱼进行解剖,看其腹中有无中华鲟卵;然后是用鱼探仪监测,最后才是沉网采卵。

  姜伟说,自从2012年12月份监测考察就没有发现鱼腹中有卵了,但当年用鱼探仪监测到中华鲟产卵。到了2013年10月至12月,他们在宜昌西坝、庙嘴、坝口上游,用三种方式进行监测,都一无所获。

  担忧

  野生中华鲟将面临灭绝危险

  “这是有记录以来,首次发现中华鲟没有自然繁殖活动现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组组长危起伟介绍,2013年10月31日至12月28日,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多家研究单位在葛洲坝下中华鲟传统产卵场未发现中华鲟自然产卵迹象,这是葛洲坝截流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

  危起伟说,按照中华鲟的生活习性,每年8月后,新出生的幼鱼将陆续进入海洋。为了对中华鲟2013年自然繁殖以及幼鱼资源补充等情况进行核实,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学科组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专项调查。

  专项调查工作自今年8月10日正式启动,调查分为水路和陆路同步进行,调查范围为宜昌至上海之间的长江江段。水路调查中,主要采用声波探测的方式;陆路则是通过走访渔政部门及渔民等,了解中华鲟幼鱼的观测以及误捕情况。水路和陆路调查均显示,未发现野生中华鲟幼鱼踪迹。

  “产卵期中没有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专项调查中也没有发现幼鱼踪迹,可以确认,中华鲟在2013年没有自然繁殖活动发生。”危起伟指出,近年中,野生中华鲟数量锐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几千尾减少到仅存百尾左右。“没有自然产卵,则意味着野生种群的数量无法得到补充,如果不进一步强化保护工作,野生中华鲟将面临灭绝危险。”

  分析

  野生种群濒临“漩涡效应”边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杜浩博士最新分析报告显示,每10年中华鲟资源量衰减50%以上。中华鲟繁殖群体种群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雌雄性比增大有时达到10:1,这意味着可能有部分成熟的雌鱼无法完成生殖。而从遗传学角度上来看,物种衰退直至灭绝的趋势被拟为漩涡效应:越接近漩涡中心灭绝的速度越快。

  中华鲟研究所杜合军教授说,中华鲟种群已经到了漩涡边缘。

  专家认为,梯级水电站、涉水工程、长江航运、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严重影响了长江生态环境,加剧了中华鲟的生存压力。危起伟心情沉重地说:“中华鲟野生种群濒临灭绝。”

  期待

  希望14年后繁育下一代

  今年,中华鲟研究所放归的这批中华鲟,是全人工繁育的子二代,体长已经有70厘米左右,它们出生在2011年12月10日左右。它们要游上2000公里,历经种种磨难,最终幸存者可在今年6月左右到达河海交汇处上海长江口。在这里,它们还要待上3个月,等逐渐适应由江河淡水环境到海水的转化,然后就投入大海的怀抱,直到14年后,它们发育成熟了,再洄游到长江繁育下一代。

  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杨元金介绍,这2000尾中华鲟的DNA样本已经提取,并建好相应的细胞库和基因库。它们身上还被打了两种信标:打在骨板上的电子芯片如同身份证,可以扫描出中华鲟“出身信息编号”、外挂的黄标可以防止沿江误捕并便于调查。其中,有20尾中华鲟体内首次植入声呐信标,这对现在仅有长江口和产卵场两头的初步数据是很好的补充和完善。

  据每年长江口监测的数据来看,人工放流的中华鲟占野生比率不到4%,人工繁育的中华鲟可以起到保种的作用,但对中华鲟自然种群的恢复来说如同杯水车薪。

  文/综合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新闻资料

  中华鲟:长江“活化石

  中华鲟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身披五行骨鳞、体型庞大,成鱼体长可达5米,最大体重可达千斤,寿命可达百岁。由于数量稀少,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中华鲟在地球繁衍了1.4亿年,亲历了长江的形成和变迁,有“活化石”之称。近年来,受涉水工程、航运、捕捞、污染等影响,中华鲟群体数量逐年减少。科研部门统计,洄游至葛洲坝下的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1982年有1000多尾,而现在一年仅有100多尾。

  2013年10月31日至12月31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在葛洲坝下数十公里水域对野生中华鲟繁殖群体开展年度联合监测。

  在这个目前已知的野生中华鲟唯一产卵场,多家单位用尽各种科技手段,发现野生中华鲟100尾左右,却始终未见产卵活动。这是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专家初步认为是由上游水库滞温效应叠加水温不能正常下降所致。

  多年来,中国从未放松过对中华鲟的保护,1982年即成立专门保护中华鲟的中华鲟研究所。经多年研究,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2009年首次取得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研究成功,使得保护中华鲟具备不依赖野生亲鱼实现规模繁殖的能力。

  2013年12月,中华鲟首次实现了单性繁殖。(来源:北京青年报)

上一篇:中华鲟首次未监测到自然繁殖 下一篇:受人类频繁活动影响 中华鲟32年来首次停止自然产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