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博会众多摊位上,湖北作为全国淡水渔业第一大省,吸引了各地参观者。琳琅满目的鱼制品夺人眼目,而玻璃缸里游动的精灵更是引人驻足,殊不知,这其中隐藏着育种科学家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黑尾近红鲌:夫妻组合研究10年
昨日中午,在农博会参观了鲌鱼的杨先生与朋友小聚,特地点了一个香煎大白刁。大白刁是鲌鱼的俗称。在市场上,常见的有翘嘴鲌和黑尾近红鲌。常吃鲌鱼的人有体会,多数吃的是腌制品,活鲜的少。
为什么?武汉市农科院水生所副所长李青释疑:翘嘴鲌性子烈,出水后极易死亡,多数只能腌制保鲜。而他与妻子王贵英联合研究十年的黑尾近红鲌,性温顺,耐缺氧,易运输,较好地解决了鲌鱼鲜食难题。
说起育种研究,始于王贵英2003年的一个偶然发现:刚毕业到武汉市水生所,年底下塘捕鱼,几经捣腾,王贵英发现其他鱼都奄奄一息,只有一尾野生鲌鱼活泼异常,大家将这条鱼留下。
鲌鱼性成熟2至3年,父母亲本需选育4代以上,杂交后,经过1至2代,再看性状稳定情况,因而出成果十分艰难。“少则七八年,大多十年以上。”
他们到丹江口库区选来翘嘴鲌母本,与这条野生鲌鱼杂交,繁衍后代。王贵英长期穿着水衣站在水里,中途一度萌生退意。李青十分看好这条鱼,他再三坚持,王贵英才没有转行。
发现、确认、繁育、认定,8年转眼过去了。2011年,人工选育的黑尾近红鲌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次年获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亩均纯利润5000元至8000元。短短3年,黑尾近红鲌推广面积超过200万亩。
展会上,黑尾近红鲌吸引了北方淡水渔业第一大市山东济宁市等众多目光。李青介绍,目前全国苗种需求量约50亿尾,仅能满足5亿尾。研究所依托公司,正在扩大繁育力度。
长丰鲢:三代人接力25年
水族箱内游动的鲢鱼,是四大家鱼中的白鲢,普通百姓家常菜。平淡无奇,为何也来凑热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业内人士指点,这条长丰鲢,是水科院长江所历时25年经三代科学家接力选育的优质品种,生长快,养殖成本低,对渔民增收作用大。
全球鱼类估计有4万多种,上世纪70年代普查长江鱼类有2000多种。鲜为人知的是,我国渔民养殖的品种,种子资源大多来自野外,经人工选育、国家认定的品种仅100多个。长丰鲢,是少数经国家认定的人工选育品种。
1985年,鲢鱼选育获得立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老一辈女科学家潘光碧,是首位项目负责人。1987年获得一批资源,1988年后,经费中断。为了保存资源,他们与国营西大垸农场合作,以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请农场代为保种。1995年,项目再次获得经费,他们发现可供研究的材料鱼仅剩18条,科学家们一度考虑是否该真的要放弃。
鲢鱼的性成熟周期为4至5年,研究起码要经过5代,性状才比较稳定,难以出成果。2002年,潘光碧退休,研究的担子落到现任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邹桂伟肩上。鲢鱼个体大,100组亲本,重达二三千斤,保种十分困难。为了减轻经费压力,他们实行长短结合,以短补长,用周期短的项目经费补贴周期长的,确保研究不中断。他们还与荆州大明水产公司合作,寻求经费支持。
2005年,梁宏伟博士加入团队。2007年,长丰鲢经过中试,2010年通过审定,比普通白鲢增产16.4%至27%。今年,凭借国家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平台,长丰鲢游向全国27个省市,推广面积达56万亩。
众所周知,白鲢防蓝藻、绿藻,水质调控作用明显,但不耐缺氧,极易翻塘。现在,研究团队发现一个耐低氧的潜在品种。今年,他们获得立项,再次选择出发。
全雄黄颡鱼:遗传育种的突破
黄颡鱼,有如海鱼一般,全身一根主刺,少肌间刺,很适合小孩子补充营养。
在自然界的高等动物中,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雌雄个体差异很普遍,雄性高大强壮,雌性普遍偏小,鱼类更是普遍,差异达1倍甚至几倍。对渔民来讲,养殖黄颡鱼,当然是希望全是个体大的雄鱼,这样产量更高,效益更好。
圆渔民的梦,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刘汉勤研究员整整花了10年。“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实现性别控制育种,10年是快的,比传统选育快,3代就可以了。”
10年,与25年相比,幸运了很多。但刘汉勤遭遇的苦恼并不少:在体制内的研究单位,研究要出成果,要发表论文,也面临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难题。“2007年后到处化缘。”后来,他索性成立了公司,加快了全雄黄颡鱼的推广。
“10年前国家就提出技术创新主体是企业,但长期在研究单位,既是研究员,又管企业运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管理问题。”
现在,刘汉勤正在建设工厂化繁育基地,解决秋繁难题。技术问题,对科学家倒是小事。他发现,在公司推广全雄黄颡鱼的过程中,市面上突然冒出不少假冒产品:超雄黄颡鱼。
刘汉勤十分清楚,自己的产品科技含量十足,还获得了6个专利,一般对手造不了假。但鱼苗繁育是一个进入门槛很低的行业,又无健全法律法规,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如何保护养殖户避免鱼目混珠受损,这令他十分挠头。(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