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依民用“可怜”二字来形容这次科考过程中目睹的长江鱼类资源现状。
长江第一湾石鼓江段历史上鱼类资源丰富,可以获取大部分长江上游水生生物物种样品。但是,在这一次科考中,科考队请了两名专业渔民打捞了一上午才捕捞到5条小鱼,加起来不足半斤。当地渔民也告诉科考队,这几年打鱼越来越难,足斤的大鱼几乎没有,小鱼也不是天天都能捉到,由于捕鱼越来越难,渔民不得不动用“电鱼”、“毒鱼”、摆“迷魂阵地笼”等明显违法的捕捞方式捉鱼,进入恶性循环。
情况恶化的不仅是上游。根据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的统计资料,这几年来,整个长江主干流域一年的天然捕捞量不足10万吨,这个数字每年还在递减。农业部统计的资料显示,2011年,长江三峡库区、坝下、洞庭湖、鄱阳湖和河口区的天然捕捞量不足5万吨。
生物多样性也是每况愈下,曹文宣院士2011年研究发现,长江已有5种珍稀动物灭绝,包括白鱀豚、白鲟、鯮鱼、拟头尖鲌、鲥鱼。而这几年的江豚危机更是让年近八旬的老院士心痛不已。“2006年11月,我们普查的数量还有1800头,去年12月底调查的数量只剩1040头,这个下滑的速度太可怕啦!”曹文宣院士说。
全面禁渔刻不容缓
“虽然影响长江生态的客观因素很多,但是如果能够做到全面禁渔,肯定会让长江获得一个休养生息的喘息之机。”曹文宣院士从2006年开始不遗余力地呼吁长江全面禁渔10年,在他看来现在不少渔民的做法真是“断子绝孙”、不留后路。
“他们有些渔网的网眼大小直径不足1厘米,除了水,多小的鱼虾都给你捞上来,大的可以卖可以吃,小的鱼剁碎了炸着吃掉,实在是太可惜了,这样下去哪里还有鱼!”曹文宣院士说,按国家规定,天然捕捞中幼鱼捕捞量不得超出总捕捞量的5%,可是现在的渔民基本不管这些,什么都抓。
除了职业渔民,还有一些“兼职”打鱼者,这些人没有合法的捕捞资质所以不受主管部门监管,因此也是破坏性最强的,多数是附近餐馆的老板,为了抓大鱼不惜用电、下毒,曹文宣院士认为这一类捕鱼者是破坏性最强的,但是由于长江流域宽广,监管部门有时很难面面俱到。“只有实现全面禁渔才能将这些人统统纳入法律法规的管理范畴。”曹文宣院士说。
副总理批示重点关注
9月10日在武汉举行的“长江禁渔期制度专题研讨会”让曹文宣院士等常年关注长江生态的专家们看到希望,“汪洋副总理专门针对此事做出批示。我希望长江全面禁渔能够尽快实现,我们不能等到长江无鱼再后悔。”曹文宣说。
“长江已经实行禁渔期制度12年了,客观上,我们已经具备实现全面禁渔的条件。”赵依民表示,全面禁渔是一个系统工程,禁渔后,渔民的安置问题、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的综合管理、打击盗鱼、私自捕鱼的长效机制等都需要系统研究。
“让我们非常欣慰的是,这几年,不管是政府决策层还是老百姓,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很多问题都比过去更容易达成共识。加上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峡坝区移民、丹江口移民等问题上积累了大量解决经验,这都为长江流域全面禁渔后的相关安置措施提供了宝贵经验,使得长江全面禁渔变得有可能。”(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