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谋划推进中国特色渔业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进一步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努力建设海洋强国。这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部署,是新时期做好渔业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系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紧密结合渔业发展、渔民增收和渔区建设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化”同步推进,认真分析把握渔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科学谋划渔业发展的大思路、大目标、大举措,全面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大思路: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养为主、以安为先、生产生态并重,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改善装备和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着力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着力改善渔民民生,着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力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养护,不断提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国际化水平,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和渔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实现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大目标:总的设想是到2020年,渔业基础设施状况得到显着改善,物质装备水平显着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着提升,水产养殖生态健康高效,渔船数量和捕捞强度与渔业资源可再生能力大体相适应,水产品供给品种丰富、质量安全,渔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渔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维护海洋权益作用明显增强,实现生产发展、装备先进、渔民增收、产品优质、生态平衡、平安和谐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关于大举措:一是争取重大政策。在中央“三农”政策体系中,渔业还是“短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渔业的生产安全、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水产品质量安全、涉外渔业安全等受到广泛关注,渔业基础薄弱、装备落后等问题不断累积,严重制约现代渔业发展。这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迫切需要在指导思想、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系统地研究和部署。争取重大政策是渔业的大事,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渔业部门都要举全力,将政策谋划好、落实好,争取各级政府对渔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二是推进重大改革。渔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主要表现在: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而缺乏足够的政府投入,难以矫正由于市场失灵导致的渔业基础性、公益性职能的弱化,不能有效履行水域生态环境和国家海洋权益维护职能,不能为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效的保护;渔业基本经营制度,尤其是水域滩涂使用和渔业资源利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渔民养殖权不稳定,捕捞权不清晰,严重影响渔业持续发展和渔区和谐稳定;渔业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与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新要求不相适应;渔船管理不到位,捕捞能力严重过剩,燃油补助政策不配套,导致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枯竭甚至荒漠化。要加强对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寻求突破点,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
三是突破关键技术。目前我国渔业科技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建设现代渔业的要求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重大创新成果不多、应用转化效率较低、创新型人才不足、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不高,成为发展现代渔业的重大制约因素。要广泛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充分吸纳和融合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的新成果,在新品种培育、水产健康养殖、资源养护、节能减排、设施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水域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使渔业的发展真正建立在依靠技术进步和不断提高从业者技术素质基础上。
二、渔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为农业农村好形势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持续发散,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周边环境不安定因素增加。在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渔业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渔业工作会议精神,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为主攻方向,开拓创新,顽强奋斗,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渔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渔业生产稳定增长,水产品市场平稳运行、质量安全稳步提高,渔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渔业工作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战胜了来自国内外的种种挑战,重点多、亮点多、成效多。一是海洋渔业
发展战略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二是护渔维权成效显着,中国渔政在黄岩岛、钓鱼岛有力地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三是渔业资源损害补偿取得历史性突破,在渤海溢油事件中获得渔业赔偿13.5亿元,为今后同类事件的处理提供了成功案例;四是渔业装备升级取得历史性突破,为提升渔业装备水平开了个好头。渔业的持续较快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的渔业大国地位,有力地保障了国家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有效地促进了渔民增收和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作出了突出贡献,渔业的战略地位显着提升。
三、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努力开创渔业发展新局面
当前,我国渔业发展正处于加速向现代渔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渔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在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改变以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围绕保供、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渔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加快推进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保供给为主要任务,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不断提高养殖在水产品总产量中的比重;以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调整捕捞结构,压缩近海捕捞强度,适度发展外海,稳步发展远洋渔业;以水产冷链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水产品流通加工业;以开展增殖放流、建设人工渔礁、海洋牧场为手段,大力发展增殖渔业;以休闲垂钓、渔家乐、观赏鱼等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渔业。要不断优化渔业产业区域布局,根据不同地区渔业发展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发展导向和发展重点,培育优势产区,建成若干现代渔业示范区。要着力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针对我国现阶段渔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规模小、经营主体分散的实际,通过扶持专业合作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品牌等措施,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提升渔业市场竞争力。要着力提高渔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切实加强渔业安全装备和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渔业安全生产制度和渔业安全应急救助机制,加强安全教育,深入贯彻《农业保险条例》,巩固完善互助保险,推动渔业保险全面发展,确保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二)在海洋渔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要高度重视海洋渔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以加快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和切实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主线,坚持以养为主、养捕结合、保护近海、拓展外海、发展远洋,努力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开创海洋渔业发展新局面,促进海洋渔业率先实现现代化。要加快海洋渔船更新改造。实施好已下达渔船更新项目,确保按期完成,为进一步争取投资支持创造条件。力争通过5-10年 的努力,明显提升远洋渔船生产能力,国内捕捞渔船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要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渔港、渔政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步伐,在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三)在渔政队伍建设和渔政管理上取得新突破
加强渔政队伍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员、经费问题,要根据今后一个时期渔政船建造补充的数量,合理确定人员配备数量,积极争取增加人员编制、人头经费和运行维护经费,要统筹渔政船、码头、人员编制、运行经费。其次,要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新突破。要让制度覆盖各个方面的工作、覆盖工作的各个方面,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而且全国渔政要统一,一个声音、一个规矩、一个标准。第三,要在履行职能方面有新作为。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渔政机构,要紧紧抓住能力建设这个关键,不断提高渔政队伍的综合能力。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形象意识,积极承担并圆满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各项任务,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责任、公正、奉献”的中国渔政核心价值观。(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渔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维护渔业生态安全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加强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和养殖证制度建设,合理确定养殖容量,全面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发展生态型、环保型渔业,保护渔业水域滩涂资源和养殖环境。要全面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坚持并完善渔船“双控”制度,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加强渔具渔法管理。要继续完善休渔禁渔制度,扩大人工鱼礁建设和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规模,开展海洋牧场和保护区建设,养护好天然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要加强渔业节能减排,积极开展渔船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进养殖用水循环利用。
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要拓展新思维、争取新突破。要全面开展渔业资源调查。下定决心将渔业资源普查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资源调查评估制度,科学制定资源利用规划。要研究启动实施限额捕捞制度。选择合适的品种和区域,开展海洋捕捞限额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推广,逐步扩大,推动渔业捕捞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要健全渔业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强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健全突发性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快速反应机制。加强涉渔工程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损害和修复评估,完善和落实好渔业生态补偿机制。(来源:湖北水产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