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呈现“八变八高”态势-长江水产研究所 长江水产研究所
简体 繁体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老河口市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呈现“八变八高”态势

作者: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2-08-30 00:00字体大小:【】【】【

  据近日老河口市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对全市上半年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督查结果显示,今年该市的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比往年更扎实,成效更明显。全市渔业生产、经营态势良好,主要体现在“八变八高”:

  一、养殖观念变,养殖成活率明显提高。长期以来,粪肥养鱼、大草沤肥养鱼的老观念在养殖户中根深蒂固,这种养殖方式不仅养殖产量不高,而且水质不易调控,极易造成泛塘事故的发生。现今提倡的健康养殖、生态养殖、标准化养殖以及以微生态制剂为代表的水质调控技术、水草栽植洁水技术普遍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由于水质调控得好,不仅鱼病发生明显减少,而且养殖成活率明显提高。

  二、养殖品种变,养殖效益明显提高。示范户养殖品种由过去“四大家鱼”转向名、特、优、新品种。今年,新增匙吻鲟养殖面积200多亩,叉尾鮰鱼网箱养殖面积1.2万平方米。全市小龙虾、河蟹、鳝鱼、匙吻鲟、鮰鱼、黄颡鱼、南美白对虾等名特养殖总面积达到5万多亩,占全市养殖水面的41.7%。常规鱼亩产量,由过去的200公斤-250公斤提升到400公斤-650公斤,名特优养殖亩效益达到4000元-8000元。示范户户平年均增收一成以上。

  三、养殖方式变,养殖技能明显提高。近年来,该市注重引导渔业发展方式,渔民的养殖方式已由传统养殖方式向生态养殖、标准化养殖、无公害健康养殖转变。传统的渔业养殖方式逐渐被精准数字渔业替代。示范户基本掌握了测水养鱼和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基本做到了鱼池建造按规范、生产管理重数字、投饵增氧用机械、选料用药遵标准、渔牧结合讲生态。示范户积极主动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市申报创建示范场超15个,推荐上报10个示范场,获批部级示范场2个,省级示范场3个。

  四、养殖装备变,抗灾能力明显提高。一是养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近年来,全市小水库改造近1万亩,鱼池达标改造近2万亩。二是养殖机械发展较快。过去只在养殖规模较大的国营养殖单位的鱼塘见到增氧机,投饵机则少见。如今,只要是精养鱼塘都添置了增氧机、投饵机。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塘增加了微孔管增氧设施。仅上半年,该市水产局利用国家农机产品补贴政策,为50多名养殖户购置了90多台渔机具。养殖设施设备的提升,有效地增强了渔业抗灾能力,为养殖户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培训形式变,新技术应用率明显提高。该市改变经往集中授课为多媒体授课、参观交流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技术培训,效果十分明显。既让指导员和养殖户开拓了眼界,转变了观念,认识了与水产养殖先进地区的差距,又激发了他们应用新技术的热情。上半年共培训渔业合作组织、渔业企业及水产养殖户458人,发放养殖技术资料2000余份。组织养殖户参观交流1次。十大主推技术应用率达100%。

  六、服务方式变,指导效果明显提高。一是有针对性地制定技术指导方案。通过深入塘边,与示范户谈心,了解示范户的需求,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和示范户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做到心中有数,达到了较好的指导效果。二是改变以往“群众需求,我才服务”的观念,认真制定入户日程,根据养殖生产关键时期,提早进行技术培训,做到提前介入,认真指导;把入户时间安排在早、晚进行,做到不误渔时,提高指导效果,受到示范户的一致好评。

  七、质量安全意识变,产品合格率明显提高。上半年,先后组织举办宣传水产品质量安全活动2次,出动宣传车12次,张贴大小标语80余条,悬挂条幅6条,摆放展板6块,发放宣传培训资料1000余份,接受咨询近3000人次。通过宣传,养殖户对维护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自觉性增强,能按生态要求投放苗种,按无公害标准使用生产投入品,疫病注重预防。目前,产品经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襄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和省抽检,合格率达100%。全市无公害水产品“双认”申报单位7个,产地获证7个,产品获证22个。

  八、经营观念变,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养殖户转变观念,改分散经营为联户经营。全市中小规模养殖场(户)及渔民专业合作社逐年增多。通过适当集中,调整养殖结构,全市逐步形成了鳙鱼、鮰鱼、鳝鱼、黄颡鱼、鲟鱼、加洲鲈、小龙虾、南美白对虾等八大重点板块基地。组建了丹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11家渔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了“统一投放苗种、统一购置饲料、统一使用渔药、统一模式管理、统一进行销售,分户进行养殖”的“五统一分”模式。该市水产局举全局之力组建的“航母级”渔业合作社——老河口市江龙水产专业合作社也即将启航。全市渔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正在逐年提升。(来源:湖北水产政务网)

上一篇:四大困境造成水产养殖保险“难产” 下一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发布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与农业科研院校科技结对需求的通知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