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精彩不容错过——首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主报告内容分享-长江水产研究所 长江水产研究所
简体 繁体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这些精彩不容错过——首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主报告内容分享

作者:来源:中国水产 发布日期:2019-11-14 17:12字体大小:【】【】【

  本刊讯  11月13日—14日,首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等领导出席开幕活动。隆重的开幕式活动结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局长张显良、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王清印作大会主会场报告。来自全国行政、科研、推广、企业等水产相关单位的约900位代表聆听了大会报告。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
  从六个方面着手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渔业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当面我国渔业发展还有很多突出问题,主要有:水产养殖业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不平衡,质量效益发展不充分;渔业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不平衡,生态保护不充分;养殖水域利用不平衡,深远海发展不充分;渔业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利用不平衡,国际市场和资源利用不充分等。
  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渔业的中心工作。今年2月15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同意、专门针对水产养殖业的指导性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可以从六个方面着手,一是推进养殖业绿色发展,二是推进渔业资源养护,三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五是推进渔业走出去,六是完善优化支持保障体系。
  推进养殖业绿色发展,主要包括: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优化养殖生产布局、积极拓展养殖空间、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提高养殖设施和装备水平、完善养殖生产经营体系、科学布设网箱网围、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加强养殖废弃物治理、发挥水产养殖生态修复功能、规范种业发展、加强疫病防控、强化投入品管理、强化投入品管理等。
  推进渔业资源养护,主要包括:坚持实施渔业资源保护制度、稳步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积极改善养殖水域滩涂环境和着力提升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水平。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包括:以大水面生态渔业为抓手,推进渔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休闲渔业。
  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主要包括:加强渔港建管、实施以渔港为中心的综合监管、大力发展渔港经济区、加强渔港生态环境整治。
  推进渔业走出去,主要包括:推进提质增效,促进远洋渔业转型升级;强化规范管理,梳理我负责任国家形象;参与全球渔业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水产养殖走出去,拓展渔业合作新空间。
  完善优化支持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强化依法治渔、强化渔业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渔业科技创新、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监管。

 

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王清印
2018-2019水产学学科发展亮点多多


  中国水产学会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拟出版《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总结水产学学科发展成果、探索学科发展规律、预测学科发展趋势。《2018-2019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分为综合报告、专题报告和研究报告三大部分。2018——2019水产学学科有不少科研亮点与技术突破。
  1.水产良种选育:传统育种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破译多个水产物种基因组,解析了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突破了以规模化家系为基础的现代选择育种技术,建立了水产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体系,发展了新的高通量分型技术,建立了育种分析技术系统,中国水产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相继破译了太平洋牡蛎、扇贝、半滑舌鳎、牙鲆、鲤鱼、草鱼、大黄鱼、红鲫、海参、花鲈、凡纳滨对虾和海带等物种的全基因组序列。
  2.水产养殖模式:建立了池塘生态化养殖模式。我国海、淡水池塘养殖模式正朝着绿色生态、安全可控、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逐渐开展了鱼-水生植物生态循环、多营养层次养殖、多级人工湿地养殖以及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等池塘生态化养殖典型模式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初步设计实施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以跑道式设计为主。已成功养殖草鱼、鲢、鳙、鲤、鳊、大口黑鲈、黄颡鱼、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
  3.水产养殖装备:研发出可替代传统木质港湾渔排的方形、圆形浮台式HDPE环保新型网箱;先后研发和建造了一系列养殖工船和深水网箱。
  4.水产品加工:水产品流化冰保鲜技术,与传统块冰、片冰相比,流化冰能使鱼体快速降温;流化冰对鱼体造成的刮伤和压力损坏最小。已初步建立了水产品流化冰保鲜技术,包括流化冰的制备技术及装备研制、流化冰对水产品保鲜方面等。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应用水产品溯源中。射频识别技术操控简单、灵活、实用,已被应用于食品溯源系统。另外,还可以用 FRID和二维码对水产品进行标识,综合运用GPS和GIS技术,构筑基于Web的水产品联网智慧系统,形成从产地到餐桌的产业链全过程的质量动态溯源体系。
  5.渔业生态环境:启动基础性长期性专项“渔业水域环境污染与生态效应监测”,2017年水科院牵头启动该工作,以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定点监测网络为主,结合区域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模型等现代化手段,实现对我国典型渔业水域环境污染与生态效应的长期、规范、全面、系统的监测和研究,服务于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决策管理。
  养殖水域污染源定量评估。南海水产研究所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定量评估了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的氮磷通量,构建了鱼类网箱养殖的氮磷平衡模型。
  代表性污染物和农渔药对重要水产增养殖品种影响效应。系统研究了南海北部近岸代表性污染物和农渔药对重要水产增养殖品种影响效应,在污染物监测技术和研究方法创新、南海沿岸生物体污染物变化特征和安全风险评价、重金属及环境激素对生物体的毒性影响效应研究以及生物体中农渔药的残留代谢和影响效应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
  6.渔业信息技术:近年来,我国渔业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在渔情信息统计和渔技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大量的渔业信息系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规范。不过,在应用系统开发上出现了重复建设、造成浪费;数据库数量和质量不高,资源分割难于共享等问题。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缩小了与国外在渔政管理装备上的差距。物联网技术在渔政管理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于管辖区域内通过在重点水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在渔业船舶安装GPS应急救助终端,并辅以船舶自动识别(AIS)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水生生物保护区安装雷达、光电等监视设备,利用无人机辅助巡航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
  非传统饲料蛋白源研究是重要研究方向


  1991年,我国水产饲料产量为75万吨,形成了完善的水产饲料工业产业体系。2018年,我国水产饲料产量增长为2211万吨。27年增长了30倍,饲料产量雄踞世界第一,为水产养殖绿色、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1990年,我们确立了符合国情的水产动物营养学研究发展战略——选择代表种、集中力量、统一方法、系统研究、成果辐射。发展战略的实施,为95%以上的养殖种类配方设计奠定基础。
  成功构建的水产营养与饲料公共研发平台,为10个代表种及所代表种类营养与饲料研究提供了规范的技术与方法支撑,为10个代表种及所代表的其他种类的商业饲料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共性关键技术和人才支撑,为制订系列饲料研究与生产的国标、行标、规范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国水产动物营养学研究的发展,带动了水产饲料添加剂工业、水产饲料设备制造业等相关技术与产业的研究与发展。水产动物营养代谢基础研究取得的新突破,为阐释营养物质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转运、代谢、分解等关键过程,以及寻找调控代谢的关键靶点,为实现精准营养的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其中,摄食行为的研究,阐明决定鱼类的食物选择的主要机制,为提高肉食性鱼类摄食植物性蛋白饲料提供了新思路;蛋白质代谢研究,为调控氨基酸营养感知通路提高蛋白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脂肪代谢研究,为鱼类脂肪代谢调控提供了策略思路。
  我国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研究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学术交流推动了学科建设、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快速增长,2012-2019,我国发表相关论文超28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92篇,文章的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主要国际刊物都有了中国人任编辑。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学术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
  全球人口对蛋白质需求将大幅增加。展望我国水产营养与饲料的未来研究,要重视甲烷氧化菌蛋白等“无中生有”的蛋白质生产技术和非传统饲料蛋白源的高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非传统原料使用的关键技术是酶技术与微生物发酵技术。

中科院院士桂建芳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未来主要有7个方向


  与陆生动物相比,鱼类和其他水产动物的驯养和选择育种的历史较短,大部分基础理论源于家畜动物的遗传育种学。鱼类选择育种的科学实验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到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鱼类遗传育种学家Valentin S. Kirpichnikov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经济鱼类遗传改良的专业实验室。20世纪70年代初,挪威鱼类遗传育种先驱Trygve Gjedrem从家畜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转行鱼类遗传育种研究,领衔建立了大西洋鲑和虹鳟育种的研究基地和养殖设施。
  中国3000年前虽就有水产中国种业的萌芽,但现代水产种业的兴起仅仅源于近五十年来水产遗传育种学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早期包括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为鱼类和水产动物的种苗生产提供了关键的科技支撑,由此滋生出一批鱼类遗传育种学家,如刘筠院士、雷霁霖院士、赵法箴院士。
  我国水产种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捕捞天然种苗为主(有水产养殖时期-1957);第二阶段,以简单的人工繁殖种苗为主(1958-1991);第三阶段,遗传改良品种应用逐步扩大(1992-今)。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用于养殖的215个水产新品种涵盖了鱼、虾、贝、蟹、藻等主要养殖种类。31个遗传育种中心,35家遗传资源保存分中心,84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820家地方级水产原良种场等支撑了水产种业的形成。
  近20年来,我国水产遗传育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种质资源库建设、基因资源挖掘、育种技术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等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2011年以来,水产遗传育种领域共获得国家奖8项,占水产国家奖的60%,在Nature系列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奠定了我国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水产遗传基础研究方兴未艾。牡蛎基因组揭示了其通过防御相关基因大量扩张而逆境求生抗逆适应的分子机理和通过大量的外套膜分泌蛋白以及血淋巴细胞和外来体蛋白共同形成天然外壳物理屏障的分子机制。半滑舌鳎全基因组分析为ZW性染色体结构进化和其变形分化适应海床底栖生活方式的分子机理提供了见解。鲤全基因组序列揭示出其独特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和地方品系众多的遗传多样性机制。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解析了其先天免疫系统基因组特征。草鱼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信号通路分析诠释了其草食性适应的分子机制。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的未来发展主要有7个方向:1.解析重要水产生物的全基因组信息;2.解析与经济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及其调控机制;3.鉴定可用于育种的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4.发展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5.完善综合选择育种技术和性别控制育种技术;6.发展分子设计育种和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7.建立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水产新品种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上一篇:水产学学科发展有哪些亮点?中国水产学会即将发布《2018-2019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 下一篇:第四届范蠡科学技术奖名单公布

打印本页